不久前,被不少人認為是“AI時代App Store”的GPT商店正式上線,然而同樣是盛況空前的情況下,GPT商店與App Store上線之初的景象卻完全不同。在此前經歷了短暫的教育、知識類GPTs占據主導的時刻之后,現在GPT商店就被各種“AI虛擬女友/男友”淹沒。
目前在GPT商店的聊天機器人趨勢榜單上,Your Boyfrien Chris、Your Girlfriend Scarlett和GPT4-女朋友版,就分別占據了三、四、五名。
泛濫成災,已然成為了目前GPT商店里“AI女友”的現狀。要知道,根據OpenAI方面為GPT商店劃定的政策,開發者是禁止培養模擬伴侶或其他受監管活動的GPTs。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現象的背后確實也表明了OpenAI更像是一個研究機構、而非商業公司,畢竟他們的運營實在是太像“草臺班子”,以至于對涉及違反政策的行為幾乎無動于衷。
當然,OpenAI要實現對于GPT商店的充分監管也有難度,因為按照他們對于GPT商店的設計,GPTs的制作和分發的門檻實在太低。事實上,GPT商店的模式與App Store并不相似,前者更像是微信小程序,開發者做了小程序后、要依托微信這個超級入口來獲得流量。但不同于微信小程序,GPTs的創建是通過用戶和GPT Builder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實現,而且服務是跑在ChatGPT上。
簡而言之,GPTs的制作門檻太低、再加上OpenAI運營團隊的經驗不足,就共同導致了GPT商店目前的“亂象”。不過為什么開發者會在GPT商店大量上架“AI女友”呢?當然是因為用戶喜歡。
一位美國網友在Reddit上的帖子,其實就能解釋為什么AI女友會如此受歡迎。他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虛擬女友,而是一個通過學習你喜歡和不喜歡什么東西的女友。AI女友永遠不會有糟糕的一天,所以我們能擁有完美的關系,不用經歷真實關系的起起落落。”
所以AI女友能夠提供情緒價值,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而情緒價值是指一個人對他人情緒的影響能力,由于人是社會動物,當我們想要發展一段社交、乃至更親密的關系時,對方能否提供情緒價值就是一個關鍵,畢竟誰都希望擁有一個能關愛和理解、給予支持和鼓勵的朋友/愛人。然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導致大家缺乏時間和精力去建立深入的人際關系。
既渴求親密關系、但又使得自己獨立于社會關系之外的特殊心理狀態,幾乎是目前全球許多年輕人的共性。雖然需要有人提供情緒價值,但現實是找到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人越來越難。
幾年前,曾經在電商平臺出現的“虛擬戀人”,其實就是用戶尋求情緒價值的體現。彼時在電商平臺的店鋪里花上幾十元,就能暫時擁有一個“虛擬女友”,除了不見面,買家可以通過微信、QQ與“虛擬戀人”像真正的情侶那般交流,而花錢買來的“虛擬戀人”則會對你噓寒問暖,清晨叫早、夜晚哄睡、還能陪你打游戲、聆聽你的煩惱。
同理,“AI女友”扮演的角色,就與彼時的“虛擬戀人”幾乎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虛擬戀人”是由人類扮演,而“AI女友”則是“機器人”。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機器人”也可以變得生動起來,也就是說ChatGPT、GPT-4等大模型也是可以提供情緒價值,要不然也不會有人用ChatGPT以虛擬數字人的形式、“復活”了已經去世的奶奶。
在海量語料的“喂養”下,沒有情感意識的AI大模型就可以實現與人類共情。因為人類擁有的情緒其實是有限的,遇到的問題往往也有共性,所以AI很容易就能模擬在不同情境下人類的反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恰恰就是AI最擅長的。更何況在AI對齊的要求下,大模型的開發商往往會讓AI變得更有道德感、或者說更正能量,因此在對話中AI會表現得“很有感情”,甚至能做到可鹽可甜。
此前在沒有GPT商店時,各式各樣的“AI女友”其實是散落在互聯網上,需要用戶主動去發掘,而GPT商店的出現則給了“AI女友”直面更多數受眾的機會,此時開發者又怎么會不抓住機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AI女友”的泛濫或許對GPT商店來說是件好事。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反直覺,但事實確實如此。娛樂性不足其實是GPT商店在公布之后,業內人士對其最大的擔憂。畢竟一個面向普通用戶的應用商店,娛樂屬性才是最為核心的,當年App Store剛剛誕生時也是靠游戲來贏得用戶,《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會說話的湯姆貓》等一大批游戲,就是十余年前的iphone用戶使用App Store的源動力。
如果沒有“AI女友”,以知識、教育、技能為主的GPT商店可能就變成了高知人群的沙龍,會更像是一個AI版的知識星球、而非App Store。對于普羅大眾而言娛樂永遠才是最為核心的需求,而當下AI大模型的能力應用到這個領域,也就止于聊天了。與ChatGPT或者文心一言聊天,就是大家使用AI大模型最為主要的途徑,畢竟沒多少人會經常借助Stable Diffusion生成圖片、或是使用RUNWAY來制作視頻。
一個過于嚴肅的應用商店是不太可能真正大眾化的,追求多巴胺帶來的快感才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沒有讓用戶喜聞樂見的“AI女友”,想要單純靠一堆知識類的產品就讓GPT商店繁榮,知識星球現在的市場地位可能早就超過抖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