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梅蘭竹菊,坤石美玉,雖然也能摩挲,也能鑒賞,但畢竟以視覺審美為主。在使用的親切度上,無法與紫砂壺相比。
大彬六方
以一壺事茶,觀其形,視其態,析其體,判其線,考其布局,靜態的雅賞,有著并不遜色于其他文房的美學境界。
這種對立和統一,其實就是審美的張力,而張力的表達,最終都是回歸到線條。當壺中泡上茶,茶壺就成了有生命的器物。
我們習慣性的喜歡在泡茶前,先拿開水沖洗一下壺,一是為了清潔,沖洗一下,基本將微生物搞定。
二是溫一下壺,因為紫砂透氣性很強,沖洗后如同打開氣孔一樣,泡茶的時候就更容易揚香。
瓦瓢
壺經熱水沖淋之后,顏色會變得深沉,和之前幾乎判若兩壺,這叫作“顯色”。
顯色變化越大表示泥質越好,那份沉睡的光芒,含而不露,令人銷魂,壺就這樣在與茶水日復一日的相親中,最終完成了自己。
竹提
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如果紫砂壺有一段時間沒被使用,壺內干透的話,這時候倒入熱水,耳朵挨近壺口,會隱約聽到壺中發出的“沙沙”的吸水聲,那些聲音都是紫砂氣孔發出的,表示透氣性強,泥料大體上不錯。
扁西施
泡茶前,將茶葉用熱水快速浸泡一下,俗稱“洗茶”、“醒茶”,一方面可以提高茶葉的溫度,使泡茶的水溫更接近實際所需要的溫度,
另一方面可利用茶溫升高后,欣賞茶葉的香氣,分辨茶葉品質的優劣。
山水德鐘
壺里乾坤大,其中的樂趣,也許永遠也參悟不完,可這又有什么要緊呢?
面前的小小紫砂壺,簡潔質樸,好像在說:且慢慢參悟,渴了,先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