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王仄遜
編輯|陳弗也
出品|棱鏡·騰訊小滿工作室
持續了兩年的“張庭案”最終迎來反轉,10月26日,《法治日報·法治周末》報道,該案已被石家莊市裕華區人民法院撤銷,同時解除查封被申請人的96套房產,并解除凍結被申請人名下多筆銀行存款,銀行帳戶也全部解封。
撤案的理由是,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要求,“縣市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網絡傳銷案件,應在立案前或立案同時逐級報備至省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現該報備已撤銷,本院對本案涉嫌網絡傳銷資金繼續實施保全措施的條件已不具備”。
該報道發出后,“96套房產”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作者獲得的民事裁定書顯示,這96套房產均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耀路28號,而這個地址正是TST庭秘密的總部所在地,96套房位于這座大樓的5-17層。
一位參與本案的人士告訴《棱鏡》,民事裁定書里信息量最大就是“撤銷”兩字,從司法實踐的慣例來看,這里用的是撤銷而不是撤回,意味著備案大概率是被上級部門撤銷的,而不是裕華區市監局的主動“撤回”。盡管還沒有收到裕華區市監局的撤案通知書,撤銷報備之后,不排除后續撤案處理的可能。
筆者發現,這份民事裁定書落款日期是2023年7月26日,也就說早在三個月前,張庭夫婦就已經拿回了財產,一向高調的張庭夫婦硬是整整憋了三個月。
至于解封的原因,接近本案的知情人士提供了律師在裕華區市監局聽證會上展示的證據。這些證據顯示該案的舉報人、管轄等問題出現問題,這可能是撤銷備案的原因。
《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通俗說就是,裕華區只能管裕華區內的行政違法行為。
不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也明確了幾種情況,屬于轄區內的違法行為:
第一種情況,“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和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網絡交易經營者的違法行為由其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轄”。張庭的達爾威公司是一個類似的平臺公司,總部在上海,但通過互聯網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其注冊地即可處理。
第二種情況是,“平臺內經營者的違法行為由其實際經營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轄”。這意味著,即便公司總部在外地,但是通過互聯網在某個縣城違法了,那么該縣也能管。
第三種情況是,“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先行發現違法線索或者收到投訴、舉報的,也可以進行管轄”。這意味著,總部在外地的公司,其違法行為發生在其他地方,但本地監管部門可以受理本地市民的舉報。
在達爾威涉網絡傳銷案聽證會上,裕華區市監局稱案件來源是“轄區內群眾舉報”,也就是最后一種情況。
不過,張庭律師團隊提供的證據卻顯示,舉報人A某的戶籍地、工作單位、收件地址都在河北省保定市。
A某與裕華區的唯一關聯,就是他自稱在裕華區某小區租房,但又沒有給出租房合同和支付流水。而他工作的地方,與裕華區相隔165公里,每天通勤需要4小時。一個在保定人,每天開車四個小時來裕華的出租房里居住生活,這有些太不尋常。
張庭代理律師還找到了舉報人與達爾威合作期間的快遞信息,這些快遞都是寄往保定市,而不是裕華區。該舉報人此前和達威爾合作注冊的公司以及在微信群里登記的地址都在。另一個舉報人B某,也同樣如此,工作單位在保定。
另據律師介紹,他們是否在裕華區租房子對案件影響不大,原因是舉報人屬于平臺內經營者,即使租住在裕華區,但并無登陸IP等證據證實其在裕華區實際從事經營。相反,目前證據顯示,舉報人實際經營地在保定市。
若舉報人在裕華轄區內有違法經營行為,裕華區市監局可對二人在轄區內的經營行為進行查處。
此外,此案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早在2021年9月3日湖北省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對TST做過行政處罰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25條、第29條有關于“在先管轄”和“一事不再罰”的規定,《工商總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查處網絡傳銷工作的通知》也有規定,涉及多個地域或者違法行為發生地不易確定的網絡傳銷案件,由最先立案的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或者主要違法行為發生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查處。
不過,TST的模式是不是傳銷,有沒有違法行為,這是另一個更為復雜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