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10月18日消息,國內電動汽車市場近日掀起一場暴雷風暴,愛馳汽車、威馬汽車等知名品牌紛紛陷入財務危機,引發市場普遍擔憂,預示著國內電動汽車行業或將迎來一輪整合浪潮,最終僅有極少數大型汽車制造商生存。
過去十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曾經歷一波投資熱潮,數不勝數的電動汽車品牌如比亞迪、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嶄露頭角。然而,現在不少公司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根據商業研究公司MarkLines的統計數據,中國目前擁有大約50個本土電動汽車品牌,它們生產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瑞銀分析師保羅·宮表示,到2030年,能夠實現大規模運營的中國大型汽車制造商將只有10至12家。
自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發起價格戰以來,行業整合的步伐明顯加快。上周,威馬汽車向債權人宣告公司已于10月初啟動破產重整程序,而威馬汽車的董事長兼CEO沈暉也傳聞已離職。此外,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電動汽車創業公司愛馳汽車,前景曾一度光明,但六年后仍未實現盈利,工廠停產,員工工資拖欠。
專家指出,價格競爭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新常態,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直到小型汽車公司被淘汰。此后,僅有極少數的生產能力可能會被其他汽車公司收購并重新利用,而大部分將被徹底廢棄。
當前的問題在于,隨著價格競爭的不斷升級,其他汽車制造商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它們將投入多少資金以適應市場的變革?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指出:“科技進步迅速,四五年前建造的汽車生產線已經失去了實用價值。”
【ITBEAR科技資訊】將繼續關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動態發展,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整合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