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都懂,最開始玩NAS的人,要么是忍不了網盤的龜速,要么是害怕個人隱私數據的泄露。
如果能在家里做一個私有云盤,既又大容量集中數據存儲和高速讀寫,又有隱私安全保障,還可以享受自動備份、離線下載、遠程訪問、快捷分享、安防監控、搭建郵件服務器等功能加成,網盤白送十年我都不用。
NAS英文對?.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中文直譯網絡附屬存儲,名詞有點生硬,但概念比較好理解,說白了就是一臺可以通過網絡訪問管理、讀取數據,并在其自帶系統架構上實現多種便捷功能的私有化網盤+媒體服務器。它和網盤的最大區別,就是個人數據個人管理,不像網盤那樣寄存在公用服務器上,而是存放在自己家,而且所有數據讀寫權限都歸用戶自己管控,數據讀寫速度也比網盤快得多。此外,你也可以根據需要將不同等級的權限安排給家里人或好友,充分利用這臺NAS的功能便利性,讓它化身成為高階家庭多媒體中心。
組件NAS多少要花費一些成本。這個成本可高可低,比如你可以花三五千到上萬購買成品NAS,還要額外配上若干塊NAS的大容量硬盤,少則2TB,多則16TB、20TB,容量越大,硬盤花銷壓力越大,多塊大容量硬盤更費錢。
如果你的預算有限,也有許多廉價的NAS組建方案,在你擁有閑置硬盤的前提下,也可以將成本壓到三五百以內,甚至也可以通過某些網絡設備實現丐版的NAS(也稱“輕NAS”)的玩法。
這方面涉及方案較為多樣,具體選擇什么方案取決于你對NAS的功能剛需。比如老玩家都知道星際蝸牛,三四年前礦渣大量涌入市場的時候很火,很多人花上兩三百也能搞定一臺超高性價比的NAS,接下來只需搞定硬盤,家里的網速也不太差,基本可以玩得很爽。不過這兩年形勢不同了,diy成本極限也相應提高,但網上還是偶現寶藏方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科普。
如果只是備份存儲離線下載,輕NAS也能應付,舉個例子,用一臺幾百塊的蒲公英X5路由器或者ORICO的可聯網硬盤也能實現輕NAS功能,但這種所謂的NAS功能不夠全面,像Docker什么的干脆用不了,往往被垃圾佬們所鄙視。但該說不說的,這種方案比較適合沒多少預算的小白,至少你可以從中考量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玩NAS,而不是直接“一步到位”花了很多錢之后再后悔、“退燒”,二手出掉。
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寬裕,也對自己的NAS需求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么可以考慮入手知名品牌的NAS設備,包括且不限于群暉、威聯通、鐵威馬、海康威視、西數、聯想、極空間、綠聯等。像群暉、威聯通、鐵威馬都是很硬的老牌,更適合專業或渴望逐步進階的玩家。聯想、極空間、綠聯等品牌是近兩年出現的“新勢力”,系統功能體驗更親民,性價比會高一些,適合以“好用易上手”為目標的玩家。
以群暉為例,入門級可選DS220+,雙核處理器+2GB內存+雙盤位+雙網口基本夠用;加點錢上4盤位的DS420+也不錯、多盤位組RAID可以提高數據保護能力,預算寬裕可以選DS1621+或DS1821+,最新款4盤位旗艦已經出了DS923+,配置剛強,更適合大神進階;新手也可以試試新版本的DS224+。某些群暉型號還特意加強了家庭多媒體中心特性,比如DS218Play,支持“京東云無線寶”的聯網賺京豆功能也是亮點之一。
以聯想A1私有云盤為例,單盤位3TB容量,屬于易用好上手的NAS,功能方面覆蓋不如群暉威聯通,但也有意外驚喜,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這些功能也完全夠用,而且整機是包括內置3TB硬盤的,入手成本可以節省不少。需要注意的是這類NAS也并非可以“閉眼選”,買之前最好提前和客服了解具體功能,以免踩坑。
以上就是我為新手玩家做出的NAS科普,具體的NAS體驗還請大家移步筆點酷玩曾經發布的長篇NAS深度評測或選購攻略,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