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服務為代表的軟件產業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用友的愿景,是通過構建和運行商業創新平臺(BIP),服務企業數智化轉型和商業創新,成就千萬數智企業,讓企業云服務隨需而用,讓數智價值無處不在。
BIP(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商業創新平臺,是用友2020年提出的企業服務產業全新理念和發展方向。在用友的戰略藍圖里,BIP將以新一代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承載助力企業實現產品與業務創新、組織與管理變革的重任。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中國正在孕育、催生一批世界一流的企業,如何用最先進的管理理念支撐這些企業的發展,作為企業服務領頭羊的用友責無旁貸。
實際上,關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ERP的融合趨勢,國際研究機構們已經給出iERP、DOP等方向。在用友集團CMO、副總裁郭金銅看來,數智化變革進程中,用友有責任結合中國企業的發展現狀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國產軟件對外輸出價值觀的一次嘗試,也是用友在企業管理領域積蓄30余年后的一次厚積“勃”發。
用友集團CMO、副總裁郭金銅接受e-works采訪
從信息化到數智化
縱觀軟件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其在企業的應用已從助力企業優化流程、提高效率,變為實現商業創新,構建發展和競爭優勢。
郭金銅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管理正在從信息化向數智化進行跨越,并朝著智能化的方向演進。從本質上看,企業的數智化轉型,不僅表現在支撐技術體系的差異性,更體現在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特征、經營理念、技術訴求及開放性等內容的全面升維。
信息化時代,企業的核心訴求是聚焦企業內部的管理優化;而數智化時代,企業的核心訴求是商業創新,塑造新的發展力和競爭力。
在郭金銅看來,“目前我國企業數智化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發展并不均衡。有不少企業還在用傳統的報表來管理人、財、物等信息,但也有行業的領軍企業、龍頭企業的數智化水平領先全球。總體來說,數智化轉型所蘊含的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從信息化到數智化,企業的訴求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郭金銅認為,信息化時代,企業更聚焦于內部,信息化的核心訴求是利用新技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管控風險等,本質還是企業內部的管理優化。而數智化階段,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核心痛點與挑戰不僅僅來自內部,更來自于外部,核心訴求變成了通過數智化實現商業創新,從而構建新的發展力和競爭優勢。
企業數智化發展亟需新的管理理念來承載。
從ERP到BIP
IT領域流行的概念,基本上都是舶來品。不管是大數據、云計算,亦或是商業智能、數據倉庫,還是ERP、SOA等無不例外。并非這些概念不好,相反,當這些概念在行業內形成統一、達成共識,整體提升了業界的信息化認知,構筑了企業數字化的基石。
但另一方面來看,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歷程,基本是由這一個個概念牽引著前行。30年前,用友從會計電算化邁入到企業信息化領域,當時的ERP概念如日中天,作為后發者的用友處在跟隨的階段。
2016年,任正非在內部講話提到“華為正逐步攻入無人區”,任正非口中的無人區,指的是華為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發展階段。
后ERP時代用友面臨的境況相似。一方面,傳統ERP無法滿足中國所孕育一流企業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服務超過700萬家企業客戶的用友,已是企業服務軟件和云服務領域名副其實的領軍者,如何用先進的管理理念支撐這些企業的發展,用友義不容辭。
郭金銅指出,中國正在誕生的一流企業不一定需要依靠國外的管理思想才能發展,它們的成功可能源自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中國文化烙印的管理思想支撐這些企業的發展。
這正是用友提出BIP的原因和背景所在。
如果說ERP解決的是企業內部管理問題,那么BIP的范疇與內涵遠不止如此。在用友的解讀中,BIP是基于當代最新信息技術,賦能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開展產品與業務創新,組織與管理變革,重構/構建企業發展力的平臺型、生態化多元服務體。
某種意義上來說,用友提出商業創新平臺理念,將牽引著信息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從ERP走向BIP,這絕對稱得上中國本土軟件在產業更迭中的一次引領。
BIP如何破圈?
當然,郭金銅也坦言,并不是用友提出BIP理念,就一定可以代表業界發展方向。在數智化浪潮中,尚無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念。但用友至少邁出了探索的一步,而非跟隨。
所以BIP能否破圈,成為了用友對外輸出價值觀的關鍵一步。這也決定了用友在BIP發展上多管齊下,不遺余力。
產品先行。2020年8月,基于BIP理念,用友率先推出了YonBIP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按照云原生、元數據驅動、中臺化和數用分離的架構設計,涵蓋平臺服務、應用服務、業務服務與數據服務等形態,集工具、能力和資源服務為一體,服務企業與產業商業創新的平臺型、生態化的云服務群。
除此之外,用友還發布了低代碼開發平臺 YonBuilder。YonBuilder與用友已有的企業服務能力相連,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實現商業應用創新,通過鼠標拖拽,隨時可生成一個企業亟需的云服務、云應用;非專業開發者也可以通過“拖拽式”操作,用簡單的模板組件搭建輕應用。
郭金銅告訴記者,YonBIP是一個持續迭代優化的平臺,盡管去年才正式發布,但內部很早就已經在開發和實踐。以YonBuilder為例,從2016年開始用友就持續積累YonBuilder的各種業務組件、可視化設計器、規則引擎等。
研發鞏固。隨著YonBIP的問世,用友非公開發行募資50余億人民幣,這其中的大部分將投向YonBIP平臺的研發,進一步加強YonBIP的技術架構,鞏固其技術領先性。
由于YonBIP基于新一代數智化技術,以“開放”與“生態”的思想,采用云原生、微服務、中臺化、數用分離等全新的架構,將原來緊密耦合的IT結構去耦合化,使其更加方便開發、上線以及擴展。郭金銅說,要實現企業的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除了要保證平臺的先進性和健壯性,需要在技術的部署、應用、開發等諸多方面加大投入。
人才護航。從去年8月開始,用友在全國范圍內加速延攬資深專家人才。按照今年初的計劃,預計用友將增加2500名員工,其中1500研發人員;再從1500名研發人員中甄選出100位左右的科學家級別專家,領導YonBIP平臺的發展。
郭金銅談到,從ERP到BIP,數智化崗位需求及人才培養目標都發生了變化,數智化人才需具備數智化領導力、數智化運營能力、數智化發展潛力。所以用友正在與新道科技加速培養創新型人才,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共同打造人才培養新生態,推動商業創新,服務產業升級。
營銷調整。云服務時代,YonBIP的營銷策略也將隨之調整。郭金銅指出,與ToC行業以營代銷不同的是,傳統ToB行業是以營促銷。區別在于,ToC消費品的營銷只需要將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等做起來,進行渠道銷售即可,這是以營代銷;而ToB的目標客戶是企業,企業更關注產品的效果與價值,整體決策過程非常謹慎,只能以營促銷。
云服務時代,YonBIP所面向的用戶是具體的業務人員,他們對購買決策的影響將越來越大,所以YonBIP將采取C2B2C營銷模式。這就需要用友將ToB行業與ToC行業的營銷特點充分融合,提升YonBIP的覆蓋度和滲透率。
生態共榮。今年3月,用友推出加速BIP生態融合發展新的計劃。用郭金銅的話來講,“如今所有企業都是生態化的企業,平臺化、生態化是新的生產和社會運行方式。可謂是無平臺不生態、無生態不平臺。”
基于BIP戰略,用友為各類伙伴打造了“6+4”ISV聯合共創及產品分發模式,以更加明晰的合作發展路徑,讓伙伴真正扎根于BIP平臺之上,汲取養分、快速生長。這六種類型的產品創新模式包括:基于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的原生開發獨立應用、原生開發擴展應用、成熟應用深度融合、移動輕應用開發及接入、行業Inside應用及APILink服務等。無論是初具規模的SaaS廠商、軟件開發商,或是專注垂直領域的企業,甚至是個人開發者,都可以突破空間與技術門檻限制,與用友進行產品融合合作,基于YonSuite核心服務進行增值和擴展應用開發,或依托于YonLinker集成平臺與用友核心服務進行更深度的融合。
最新數據顯示,用友累計發展超過8200家伙伴、入駐商品超過12000款。2021年,用友將配套20億生態投資發展基金,為伙伴賦能,與伙伴共贏發展。
毋庸置疑,BIP為用友的發展同時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機遇在于,用友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以領先的企業云服務支撐客戶的商業創新,同時還扛起了輸出管理理念與價值觀的大旗;挑戰隨之而來,BIP全新理念需要從技術、人才、營銷等諸多方面革新,用友必須應對。
有個數據值得關注,用友的研發投入長期占營收的約20%,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這與用友支持客戶商業創新的價值主張是契合的。
郭金銅在采訪中多次提到用友作為企業服務產業領軍者須有的擔當,從這個角度來說,BIP是用友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盡管任何概念的普及都不會一蹴而就。但用友BIP,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