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nfoQ 鄭思宇
《 “十四五”規劃綱要》曾多次提到“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這樣的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數科公司實際上是一個不容忽視且極為重要的角色和紐帶。盡管數科公司對數智化轉型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外界對它的了解卻并不多,這也使數科公司與一眾互聯網公司相比,多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聚焦數智化轉型的時代命題,數科公司具體承擔著怎樣的職責?在服務上游集團企業時,他們遇到過哪些發展痛點?又沉淀出了哪些賦能行業數智化的實戰經驗?本期《InfoQ 新知實驗室》有幸邀請到了北京旭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維寶以及用友網絡副總裁羅小江,我們希望通過拆解旭陽數科服務集團企業的案例,逐步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現整理此文,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迪。
依托強大的數智底座,數科公司找到了另一種可能
提起數科公司,我想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便是:與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團隊相比,數科公司到底有什么不同?曾在旭陽集團負責過供應鏈管理,并在集團信息管理部擔任過總經理,到后來逐步正式接任整個旭陽數科,郗維寶親歷了旭陽數科從 0 到 1 的建設過程,對于數科公司的運營方式與職責,他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從他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在集團的信息管理部還是在數科公司,本質上都是幫助主體企業進行數智化轉型來提升運營效率。但不同點也十分明顯,在擔任集團信息部總經理時,整個團隊的工作職責是解讀企業的戰略,用 IT 系統快速固化、沉淀和優化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接任整個數科公司以后,則需要在加速主體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同時,肩負著賦能行業數智化轉型的責任,而這也就要求旭陽數科要考慮清楚自身的商業模式,如何能在服務好市場的同時,找到公司經營的第二曲線。
要知道,旭陽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焦炭生產商及供應商,截至2022年底焦炭自有及運營產能規模已達1610萬噸,年耗洗凈煤約1930萬噸,預計2025年集團“六五”規劃末焦炭產能將擴增至3000萬噸。服務如此大體量的集團企業,或許我們難以想象這其中會遇到怎樣的挑戰。
據郗維寶介紹,焦化行業的生產成本主要是由煤炭、電力、勞動力等方面構成,其中原煤費用就占整體成本的 85%-90%,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升級和資源整合等手段,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是焦化行業需要面對的挑戰。此外,焦化行業的生產需要依賴多種原材料和其他生產要素,如何協同整合各個環節的供應鏈,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是焦化行業需要解決的另一大問題。
與此同時,旭陽集團還在第六個五年規劃中提到,要向“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的新階段邁進,并設立了“多方式增長、多產業發展、多區域布局”的運營模式。在這樣的方針下,旭陽的經營方式在變、業務板塊在變、地域在變,所以在水面之下,其實還存在更多問題等待著旭陽數科去解決。
面對當前挑戰,什么才是最優的解決路徑呢?“要想成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旭陽應該有一套好的平臺。”這是郗維寶給出的答案。基于用友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羅小江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大型企業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平臺去支撐前沿技術,有時候技術堆疊越多,帶來災難性的可能越大。
誠然,面對復雜且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利用技術力量來適應變化、適應業務板塊與地域文化的差異化,已經是當下數科公司的共識。但現存問題是,如果數科公司選擇從 0 開始自研數字化產品,需要經歷不斷的迭代和試錯,周期較長且試錯成本高,更何況受制于數字人才短缺、對數據智能技術運用不足等限制因素,絕大部分數科公司并不具備自研的技術能力。
因此,對數科公司而言,選擇一個歷經行業檢驗的數智底座,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另一種可能,也讓產品從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敏捷性等層面得到了改善和提升。那么,對于數科公司而言,選擇數智化服務商要考慮哪幾個要素呢?在郗維寶看來,一方面要看它是否有行業解決方案以及成熟的平臺產品,并且要看它是否具備引領行業數智化轉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看對方能否與旭陽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探尋旭陽數科與用友的“1+1>2”
出于上述考量,旭陽數科最終選擇了與用友 iuap 展開合作。作為用友 BIP 的 PaaS 平臺,iuap 平臺是更懂業務、技術領先、體系完整的企業數智化底座,并積累了用友 35 年服務數百萬企業客戶的人財物項、產供銷研等 10 大領域和眾多行業的應用實踐。
在今年初,旭陽數科以用友 iuap 平臺為原型,將原有 100 多個系統全部納入到了平臺底座上,構建了企業整體的數智化底座——旭陽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目標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層層難題,最終推進集團各業務系統逐漸從獨立化走向統一化融合。
目前,旭陽云平臺圍繞安全環保、生產管控、物資供應以及工廠全生命周期四條主線,打造了智能應用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旭陽基于用友 iuap 發布了行業首款焦化行業 MES 系統,面向配煤、備煤、煉焦、化產生產過程管理,覆蓋了從生產計劃、原料進廠、生產過程到產品出廠的全部生產活動。
此外,旭陽集團將二十八年積累的配煤技術進行數字化處理,推出了智能配煤專家產品—旭陽1號。郗維寶認為,這將是旭陽數科最具備競爭力的一款產品,后續還將基于用友低代碼開發平臺YonBuilder,把現有模型、數據封裝成標準化產品,可隨時升級迭代、私有化部署,滿足焦化企業的各類需求。“我們也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未來旭陽數科的大部分核心產品,都將基于整個用友 iuap 平臺去打造。”
“旭陽數科在搭建數智化框架時,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工具,更需要一個完整的運營框架體系,從而讓產品更有效地適配行業。”羅小江補充道。基于此,雙方的合作不僅限于研發文化、產品體系建設等方面,用友還為旭陽數科提供了生態、營銷、聯合運營等多方面的能力。
目前,雙方已經共建了行業數智化聯合創新中心,用友在前期會向旭陽數科輸送 IVE、領域專家、架構師等專業人才,一同幫助他們攻堅技術、產業融合等問題,讓旭陽更快地基于用友 iuap 做產品;
在產品商業化層面,由于旭陽數科走向行業勢必要觸達客戶,用友會與之聯合打造針對焦化行業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同時借助用友的市場營銷能力實現雙向引流,而用友也會將共創后的知識產權歸屬給數科公司;
此外,用友還會為數科公司提供專業的投資與孵化平臺,與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不同,用友產投的目標不是通過投資來顛覆某個行業,而是賦能行業數科公司,和數科公司一起成長。
不難看出,用友與旭陽數科既是服務商與客戶的關系,也是合作伙伴關系,而這與當時旭陽數科選擇數智化技術服務商的初衷也是不謀而合的。
寫在最后:用友與數科公司使能行業數智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訪談最后,雙方還就大模型技術的產業落地,分享了各自的看法。作為企業服務賽道的服務商,用友在前不久發布了具有多領域融合化、多形態綜合型特性的企業服務大模型 YonGPT。談及 YonGPT 的后續演進方向,羅小江認為,專業領域的 know-how 是大模型得以夯實的基礎,只有持續沉淀跨行業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企業賽道提供服務。
郗維寶補充時提到:“目前,旭陽 1 號智能配煤系統已經發布了 V6.0 版本,增強了預測算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及優化算法的穩定性,未來還可能將大模型的能力融入到 V7.0 版本中,持續優化配煤系統算法,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可以預見的是,依托于用友iuap數智底座和軟件解決方案,旭陽數科與用友還將有更多故事可以講,這種源于產業,賦能產業的合作模式,更是為所有數科公司提供了一個轉型的范本,也將為焦化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在業務變革越來越快的當下,標準化治理的重要性逐漸顯露開來,通過標準化治理所有業務數據、管理數據,并基于數智底座創造價值,將成為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首選。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伴隨用友與更多產業龍頭企業的攜手共創,“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實現路徑將變得愈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