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9月26日消息,歐盟最新官方公告顯示,歐盟日前對英特爾公司處以高達3.76億歐元的巨額罰款,原因是英特爾在2002年至2007年期間涉嫌市場壟斷行為,被指責以不正當手段限制競爭對手的市場準入,損害了市場競爭。這一決定標志著歐盟對英特爾的持續監管,同時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早在2009年,歐盟委員會曾對英特爾開出高達10.6億歐元(約82.1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罰單,原因是英特爾濫用其在x86計算機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具體來說,英特爾被指控向第三方計算機制造商提供隱性回扣,條件是他們購買英特爾的x86 CPU;此外,還向第三方計算機制造商付費,以阻止或推遲推出競爭對手AMD的x86 CPU,同時限制了這些產品的銷售渠道。
然而,英特爾隨后提起上訴,經過漫長的法律訴訟,歐洲“歐盟普通法院”于2022年做出判決,認為歐盟委員會對英特爾的回扣行為評估不完整,因缺乏相關證據而被撤銷。盡管如此,歐盟委員會仍然堅持認定英特爾向第三方計算機制造商支付費用,以延遲或限制其在產品中使用AMD處理器。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具體案例包括英特爾向惠普、宏碁和聯想支付費用的情況。例如,英特爾向惠普支付費用,要求惠普推遲在歐洲推出基于AMD的商用臺式機,這種行為嚴重干擾了市場競爭,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這一罰款決定再次強調了歐盟對于反壟斷行為的嚴格監管立場,旨在確保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和競爭對手的權益。英特爾公司將不得不應對這一巨額罰款,并可能需要調整其商業行為以符合歐盟的反壟斷法規。這也提醒了其他科技巨頭必須遵守法規,以避免類似的法律糾紛和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