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2日消息,近日,曲阜師范大學發布了對韓國抗磁性材料LK-99的復現實驗結果。該實驗旨在驗證韓國物理學家聲稱發現的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據曲阜師范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教授劉曉兵透露,他的團隊利用四引線法對合成的抗磁樣品進行了初步的電阻測試,結果顯示在常溫到50K(-223.16℃)的低溫范圍內,樣品仍然存在較大的電阻值,與“室溫超導”的特性相去甚遠,并未呈現出零電阻特性。
這項韓國宣稱的“室溫超導體”發現引起了全球科學界的高度關注。室溫超導體的應用將對人類能源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解決能耗問題和推動核聚變技術的發展。鑒于其重要性,曲阜師范大學的團隊并不是唯一一個嘗試復現這一發現的團隊。多個大學的實驗室也紛紛加入到復現工作中。
然而,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在韓國宣布發現室溫超導體后,也遭遇了一些質疑。韓國室溫超導研究團隊的一名成員李碩裴表示,他們的團隊并未準備好發表論文,而其中一名成員未經他人同意擅自發布了該論文。因此,團隊已要求下架該論文,并計劃向國際期刊提交審查。他還指出,這項研究其實是對今年4月在韓國期刊上發布的超導體論文的補充。
盡管韓國宣布的發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曲阜師范大學的實驗結果顯示,目前仍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LK-99具有室溫超導特性。這使得全球科學界對室溫超導體的前景產生了不確定性。對于這一重要的科學突破,確保研究結果的可復現和準確性至關重要,我們期待更多科學實驗和驗證的結果來揭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