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3日消息,華盛頓大學的科研團隊最近宣布,通過他們正在測試中的HelioLinc 3D算法,成功發現了一顆被命名為2022 SF 289的“潛在危險的近地小行星”(PHA)。
這顆近地小行星被團隊稱為2022 SF 289,長度約為600英尺,相當于約182.88米。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目前該小行星距離地球約4個天文單位,即地球與太陽距離的4倍,大約為6.03億公里。
HelioLinc 3D算法是華盛頓大學開發的一種用于計算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的算法。該團隊在夏威夷的一次算法測試中,成功發現了2022 SF 289這顆小行星。經過團隊的觀測和測算,該小行星被歸類為潛在危險小行星(PHA),因為在其軌道的另一側與地球擦肩而過。盡管被歸類為潛在危險小行星,但團隊表示按照現有運行軌跡,這顆小行星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近地小行星的觀測和監測對于地球的安全至關重要。通過HelioLinc 3D算法的應用,科研團隊能夠更加準確地計算并監測可能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為防范潛在的風險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團隊表示,他們將繼續優化算法,并持續關注這顆名為2022 SF 289的小行星,以確保對地球的安全做出更精確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