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4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最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具備彈性回復與鐵電性的全新高分子鐵電材料。這一重要突破解決了傳統鐵電材料在可穿戴領域難以保持穩定性能的難題,并且填補了彈性鐵電材料領域的空白。
據悉,這項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正式發表。新型的彈性鐵電材料在傳感器應用方面擁有明顯優勢,該材料制成的傳感器將更加靈活順滑,不僅具有更高的測量精度,還能提供更好的穿戴舒適性。未來,這項技術有望為手機和其他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使其實現柔性貼身、隨意彎折等創新功能。
鐵電材料作為一種絕緣性功能材料,其表面自帶電荷并擁有記憶功能,在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傳統鐵電材料的鐵電性主要來源于其結晶部分,而這部分幾乎沒有彈性,其拉伸率通常低于5%,且沒有回彈能力。因此,要在鐵電材料中同時實現鐵電性和彈性的要求一直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特別是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應用中尤為明顯。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個研究團隊提出了“彈性鐵電”的創新概念,并通過對材料結構的精準設計和控制,成功實現了鐵電材料鐵電性與彈性的平衡。在所研制的新型材料中,拉伸率高達125%,不僅能夠保持原有的鐵電性,還能在外力撤除后快速恢復原狀。為了制備這種具有彈性的鐵電材料,科研團隊采用了“微交聯法”,利用微量柔軟鏈狀聚合物將鐵電晶體周邊的非晶纏繞部分交聯起來,形成了具有彈性的漁網狀結構。
這一科技突破為鐵電材料的應用領域拓展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未來有望推動相關產品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實現更舒適的佩戴體驗,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隨著更多科研成果的涌現,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科學家們在材料科學領域將繼續創造出更多令人矚目的成就,為科技創新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