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8日消息,2023年的娛樂圈再次掀起了一股明星直播帶貨的熱潮。回顧兩年前的調侃,“明星的歸宿都是直播帶貨”,如今看來,這句話似乎早有預見。2020年被譽為“明星直播帶貨元年”,不少主持人和老牌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的隊伍,帶貨頻次幾乎每周一播。然而,經過三年的發展,明星們在直播帶貨這條路上走向了不同的歸宿。有的明星憑借直播帶貨翻紅,而有的則默默退出。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造成明星們在直播帶貨路上表現不一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一位電商平臺人士坦言,“這兩年很多明星坑位費降低了,就是因為選品不行或者投流不行,賣不出貨。”這意味著在直播帶貨過程中,選品和投流等環節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有些明星在開始時可能憑借光環收割了一波流量,但如果在后續環節出現問題,就難以保持高水平的銷售表現。
另一方面,對于一些不缺活的明星來說,直播帶貨可能并不是最優選擇。隨著疫情原因逐漸消退,影視和演出等工作機會增多,這些明星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可能更傾向于投入在更高回報的領域。比如劉濤,在2020年僅出演了2部影視作品,而2023年已上映和待映作品則有5部。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明星在直播帶貨中選擇默默退圈。
明星直播帶貨行業發展不穩定,不僅因為有些明星缺乏選品和投流等方面的專業度,還因為虛假宣傳和售賣假貨等問題在其中蔓延。消費者感到被“割韭菜”,明星的公信力受損,最終損害了個人形象。戚薇、婁藝瀟、辰亦儒等明星都曾在帶貨過程中出現翻車情況。劉濤直播曾頻頻遭到吐槽,最終選擇退出。這些問題的背后,是明星帶貨團隊的專業度和嚴謹性不足。
隨著直播電商行業進入存量階段,明星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徑。有MCN在幕后操盤的腰部明星在直播帶貨領域中表現得相對穩定,這些明星常常在品類和目標人群上與自己高度匹配。例如,戚薇與上市公司華夏視聽教育的合作,通過簽約合作確保在合同期內獲得收入,減輕了帶貨壓力。
然而,明星們依然面臨著挑戰。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明星需要融入自己的體驗和故事,而不僅僅是代言。董潔的直播方式成功地代入了自己的體驗,將自己從明星的角色中解脫出來,更像是在朋友圈里與粉絲進行真誠的交流。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和垂直化的品類定位,可以提高轉換率,是明星直播帶貨成功的必由之路。
明星直播帶貨行業進入存量階段,規范和專業化變得尤為重要。對于常態化直播的明星來說,整個籌備和執行周期需要一個月時間,必須包括選品、投流、場務、客服、助播等五個職能。而MCN可以提供更專業的支持,幫助明星更好地在直播帶貨中表現。
明星直播帶貨的未來依然充滿變數,只有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明星們才能在這個行業中取得更長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