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15日消息,近日,一起涉及視覺中國侵權指控的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揭示了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爭議。此事件不僅令攝影師和版權所有者感到震驚,也引發了關于版權保護和合理使用的深入探討。
早在2019年,中國央視就曾將視覺中國稱為“知識產權市場的毒瘤”,并直言這類公司是一個宇宙黑洞引發的行業黑洞。保護知識產權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而我國也在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建設。然而,視覺中國卻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將法律問題變為銷售策略,一方面侵害了原創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對使用者進行所謂的“維權敲詐”。
8月15日,涉事攝影師@Jeff的星空之旅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他收到了視覺中國的電話,要求他支付超過8萬元的賠償,理由是他在自己的公眾號上使用了視覺中國聲稱擁有版權的173張照片。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被指控的“侵權照片”實際上都是他本人拍攝的作品。他質疑視覺中國是如何非法獲取這些照片并將其用于非法銷售,以及他們通過這種手法獲得了多少不當利益。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對于攝影師的指控,視覺中國回應稱,初步核實結果顯示,涉及照片是該攝影師在圖片庫Stocktrek Images上授權出售的,而Stocktrek Images則將這些照片授權給Getty Images進行銷售。作為Getty Images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合作伙伴,視覺中國擁有包括涉事照片在內的完整銷售權利,銷售授權鏈條清晰明了。該公司表示將與攝影師保持溝通,妥善解決相關誤會。
這起事件引發了不少不滿情緒,不僅有攝影師受到影響,還有其他機構和個人也曾面臨類似問題,被要求為本應為公共資源的圖片支付賠償。此事件提醒人們需要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合理使用之間尋求平衡,避免因不當維權行為導致不必要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