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18日消息,中國科研團隊最新取得突破性成果: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捕捉到一種前所未見的脈沖星輻射形態。這一發現有望為解開脈沖星輻射難題帶來新的突破,揭示了脈沖星神秘的物理環境。科研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領導,相關研究成果于今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脈沖星,作為宇宙中的奇特天體,以其周期性的脈沖輻射而聞名。然而,部分年老的脈沖星會在某些周期內“熄滅”,這一現象被稱為“脈沖消零”,其背后的物理機制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經過精密觀測,科研團隊在觀察已知脈沖星B2111+46時,驚喜地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輻射形態。盡管該脈沖星被認為處于“熄滅”狀態,但仍能夠探測到微弱而窄的脈沖信號,被稱為矮脈沖。科研團隊對此展開了長達2小時的驗證觀測,最終捕獲到了超過100個矮脈沖。韓金林研究員指出,這一突破性發現得益于“中國天眼”FAST超高的靈敏度,為研究脈沖星輻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如同為科學家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新窗戶。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今年以來,FAST已經相繼發布了多個重要成果,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低頻射電天文學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其中包括發現了僅具有53分鐘軌道周期的脈沖星雙星系統,以及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截至今年7月底,FAST已經發現了800多顆新的脈沖星,超過了同期其他望遠鏡的總數三倍以上,證明了其在天文觀測領域的卓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