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25日消息,芬蘭科學家近日在《通信物理學》雜志上發布了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他們成功證明了聲音能夠在真空中傳播的可能性。這一突破性的發現有望對通信技術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傳統觀念一直認為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然而芬蘭科學家們的研究打破了這一觀念。他們通過實驗,在兩個氧化鋅晶體之間建立了微小的真空傳輸通道,成功地將聲波傳播在其中。這一實現依靠將聲音的振動波轉化為晶體內的電場漣漪,從而在兩個晶體之間實現聲波在真空中的傳輸。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氧化鋅晶體是一種壓電材料,具有當受力或受熱時產生電荷的特性。科學家們利用這一特性,通過施加聲音波至一個晶體,使其產生電荷并干擾附近的電場。如果另一個晶體與之共享電場,這種干擾就能夠在兩個晶體之間的真空中傳播。接收晶體可以將這些干擾轉化回聲波,實現聲音的傳輸。
雖然這項技術的可靠性并非百分之百,不同條件下聲音的傳輸效果也有所不同,但這一發現已經打開了全新的研究領域。未來,這項技術可能會對通信設備內的微機電組件開發產生影響,為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盡管實際應用尚需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然而其潛在的前景必定會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