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29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固體物理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據了解,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名為“一石三鳥”的創新固相燒結技術,能夠將廢棄的鈷酸鋰電池正極材料轉化為高性能的高壓鈷酸鋰正極材料,為廢舊電池資源化利用和環保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項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的《先進能源材料》雜志上發布,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研究論文指出,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鋰離子電池退役潮,如何有效地處理和升級廢舊電池材料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簡便而非破壞性的“一石三鳥”固相燒結策略,通過多重效應的耦合,實現了成分修復、結構缺陷修復、外表面重建以及元素摻雜等功能,將廢舊鈷酸鋰正極材料升級為高性能的高壓鈷酸鋰正極材料。
根據研究成果,得到的高壓鈷酸鋰正極材料在電池截止電壓4.5伏特的條件下,具有188.2毫安時每克的高容量。此外,該材料還展現出出色的循環性能,經過100個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達到92.5%;經過300個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86.4%。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固相燒結策略在廢舊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升級過程中具有顯著的通用性,不論廢舊材料來自不同廠家或者失效程度各異,均能夠有效實現高性能升級。
此次創新技術的成功開發不僅為我國廢舊電池資源的再利用提供了新途徑,也有望減輕資源短缺、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有關業界人士認為,該項研究成果對于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望在未來推動更加環保和高效的電池材料再生利用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