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31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了一場獨特的捐贈儀式。這個由潘建偉和陸朝陽等知名科學家組成的“九章”光量子計算研究團隊,向博物館捐贈了一系列與量子計算原型機相關的科學元器件實物和原始資料,以展示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中國科大的研究團隊在過去幾年中,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研發了高性能量子光源和高精度鎖相多模式光量子干涉線路。他們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以及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在2020年推出了首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臺原型機擁有76個光子和100個模式,用于解決高斯玻色取樣任務。隨后,他們在次年升級了這臺機器,使其擁有113個光子和144個模式,被稱為“九章二號”。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該團隊的研究成果不僅僅是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更在實際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這臺“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的成功研制,使中國成為了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中的領軍者。該成果甚至被收錄在《科學》期刊,并入選了中國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以及美國物理學會的“國際物理學年度十大進展”。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是由激光系統、量子光源、鎖相系統、光量子干涉線路和探測系統等組件構成的。此次捐贈向博物館提供了多模式干涉儀、光纖相位調節器、量子變換矩陣相位測量模塊等5個關鍵器件實物,以及完整的原始實驗記錄本。這些捐贈將有助于讓更多人了解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進展,以及中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卓越貢獻。
這次獨特的捐贈儀式不僅體現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雄心壯志,也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在前沿科研領域的卓越能力。中國國家博物館對“九章”團隊的慷慨捐贈表示衷心的感謝,并頒發了收藏證書,將這一重要時刻永遠地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