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9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中國正在積極制定一項戰略計劃,以應對美國在半導體和電動汽車(EV)電池領域的封鎖。隨著美國尋求通過《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RA)將中國排除在外,中國企業正采取多種措施,努力繞過這一障礙。
業內人士透露,中國的電池和材料企業正尋求在韓國建立合資生產基地。這是因為只有在北美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生產的電池,才有資格獲得IRA補貼。例如,中國的華友鈷業已向LG化學和POSCO ChemTech各投資1.2萬億韓元,分別在新萬金和浦項建設前驅體和鎳原料工廠。另外,中國CNGR正在與POSCO HOLDINGS和POSCO FUTURE M合作,投資1.5萬億韓元在浦項建設一座鎳精煉廠。此外,Green Eco Manufacture和SK on已同意共同投資2.2萬億韓元,在新萬金建立一家工廠。
中國電池企業在韓國合資生產的材料滿足IRA的核心礦物要求,確保出口到美國時可獲得補貼利益。這一策略使中國企業能夠借助韓國,成功繞過美國排除中國在電池供應鏈之外的努力。
此外,中國公司還在努力進入美國市場,通過建立外國子公司或進行技術合作。天賜材料科技是中國電池電解液領域的一家公司,早些時候宣布計劃投資2.6億美元,其股權結構包括一家新加坡子公司,該子公司擁有一家荷蘭子公司,而荷蘭子公司則擁有一家美國子公司,以生產電池電解液。此外,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正通過與福特的合作進入美國市場,福特擁有該工廠100%的股份,寧德時代僅提供技術以換取特許權使用費。密歇根州政府批準為寧德時代-福特合資企業提供1.23億美元的補貼。
另外,中國在墨西哥的汽車投資也有所增加,根據墨西哥汽車零部件協會的統計,去年墨西哥40%的投資是由中國企業完成的。去年中國向墨西哥出口的零部件每月達3億美元,是五年前的兩倍。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些舉措顯示出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應對國際市場上的挑戰,并采取各種方式來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