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31日報道,中國7月31日發布一份通知,概述了擴大中國消費的措施。
報道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敦促地方政府放寬汽車購買限制,并推出刺激新車購買的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告訴地方官員在農村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升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包括建設電池更換站。
國家發展改革委還通過推出以舊換新和回收措施來促進家電消費。地方政府可以為農村消費者購買和換購家電提供補貼。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加快電影、演出、體育賽事和其他表演的審批,以刺激體育和娛樂消費。該機構還呼吁更好地實施帶薪休假制度,以促進旅行和國內旅游業。旅游是今年中國國內消費的亮點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還表示,將利用專項資金和住房公積金推進舊住宅樓改建,并在大城市開展城中村改造。
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允許符合條件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并要求金融機構優化信用卡和消費貸款的利率,同時向消費部門提供更多貸款。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31日報道稱,中國7月31日上午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的20條措施,從大宗消費、住房需求、服務消費等方面入手,提振復蘇乏力的內需。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7月31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說,居民消費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關鍵環節,“讓居民開心花錢、買到心儀的商品和服務,本身就是利民生的好事”。
他強調,促消費政策不是所謂的“掏空錢包”“透支需求”,相反,促消費政策的出發點是幫助居民節約開支,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買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產品、新服務。
李春臨說,這次印發20條新舉措,希望通過優化政策和制度設計,進一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31日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已決定對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債務采取寬松政策。這表明了一個具有重大政策影響的方向性變化。
報道說,最高領導層預見到中國在新冠疫情后的復蘇不均衡,而且比預期的要復雜。但總體趨勢仍是向上的。最近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的增長率為6.3%。
報道還稱,北京以謹慎態度發出的主要信息是冷靜的。主要障礙仍然存在:內需疲軟、商業信心脆弱、地方債務水平高、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緩慢。
與此同時,今后必須控制和減輕系統性風險。不過,關鍵是要堅持標本兼治的戰略,重拾并保持增長動力。
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30日的報道稱,在中國政府促進經濟復蘇的最新努力中,正在將其焦點轉向推動消費。
報道提及,近幾周來,北京已經作出了多項承諾,以振興經濟、提高企業信心、提振金融市場。中共中央政治局此前表示要進一步放松房地產、支持消費和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說:“盡管這些政策的實際實施情況和深度仍未經過測試,但這次會議以及最近一系列政策公告已經產生了顯著的心理影響。這種轉變已經改變了投資者的視角,從看到杯子一半是空的變成看到杯子一半是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