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日前發布《2023年全球私募股權市場年中更新》報告。研究顯示,在經歷了一年的相對沉寂后,全球投資者正在躍躍欲試。該報告顯示,全球資本市場上的待投資金額度再創紀錄,約為3.7萬億美元。同時,還有2.8萬億美元的未退出資產即將進入退出窗口期,這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額度的四倍多。
在投資交易方面,全球并購基金的交易規模上半年達到20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8%。從年化來看,交易金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今年上半年共達成863筆交易,年化交易量比2022年下降29%。此外,附加交易持續在全球并購市場中占據重要份額,分別在上半年交易金額和數量中占比9%和56%。
在退出交易方面,全球并購退出交易額上半年降至13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65%。與2022年相比,年化退出交易金額和數量雙雙下跌,分別下降54%和30%。
根據研究,普通合伙人(GP)在出售資產方面的壓力明顯增加:積壓的大量未變現資產導致向投資者分紅的速度放緩。并購基金持有的近六年以來的被投企業高達約26000家。其中,大多數的資產即將或者已經超過一般私募基金退出的五年期限,超過一半的資產持有時間超過四年,還有近四分之一的資產持有時間超過六年。普通合伙人(GP)亟需制定時間表和相應戰略來釋放這些企業中的未退出資產。
在募資活動方面,全球私募基金募資額上半年跌至51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按年化數據計算,全球私募基金融資額和關閉基金數量較2022全年分別下降28%和43%。
貝恩公司的研究顯示,2012年以來,全球私募基金募資額持續增長,募集了近12萬億美元。但是,2023年的募資難度加大。一方面,有限合伙人(LP)仍處于周期性緊縮中,擁有大量尚未出資的承諾。另一方面,由于退出交易大幅減少,現金流處于負值區,且有近14000家私募基金爭奪總計3.3萬億美元的資本,供需失衡較明顯。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私募股權和兼并收購業務主席周浩表示,目前,投資者對于標的行業和企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的信心仍有待提高。但是,全球私募股權市場有望企穩向好的總體形勢已經逐漸明朗。
貝恩公司的研究顯示,在3.7萬億美元的待投資金中,約有75%為投資期不到三年的新資金。該公司認為,盡管達成交易特別是大型交易并非易事,但隨著商業銀行收緊貸款,私募信貸正在不斷崛起。從年化來看,全球并購退出交易的金額和數量相較去年或分別下降54%和30%。在此背景下,對于資金短缺有限合伙人(LP)而言,投入資本分紅率(DPI,Distributed to PAId-in capital)已經成為用于衡量內部收益率的新指標。
研究還指出,當前,大多數的有限合伙人更加看重流動性。因此,在未來數月,私募股權行業將重點關注向有限合伙人返還更多資本。比如,通過退出交易、普通合伙人(GP)主導的二級市場交易、股息資本重組或采用其它流動性方案,發揮資金的飛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