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泳池、水上樂園等地成為不少人納涼嬉戲的去處。“最近,來看診的‘紅眼病’患者明顯增多。通過問詢病史得知,很多患者患病前有游泳、去水上樂園游玩或野外漂流的經歷。”遼寧省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白內障一科副主任醫師劉洪安表示。
所謂“紅眼病”,一般指的是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病因主要分為病毒性、細菌性、過敏性,現階段以細菌性和病毒性居多。主要表現為眼睛干澀、分泌物增多、發紅、疼痛、發癢。急性情況下病程一般在7至10天左右,亞急性情況下可能會持續一個月左右。“紅眼病”一般不會引起眼睛永久性傷害,但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引發角膜病變,從而導致永久性視力下降。
歷年暑假都是急性結膜炎就診的小高峰,原因主要與夏季人們在公共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場所活動增多,提高了傳染概率有關。防治“紅眼病”,劉洪安建議注意以下事項:
1、切勿戴隱形眼鏡下水
曾經有一位患者夏天去水上樂園,由于脫了隱形眼鏡看不清楚,所以就干脆戴著隱形眼鏡下水玩了一天。誰知回家后眼睛開始感覺到疼痛、不適,視力也明顯下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細菌性角膜炎,差點因此失明。劉洪安指出,隱形眼鏡與水中的細菌、病原體接觸后,極易感染,導致眼部各種炎癥,所以千萬不要為了省事戴著隱形眼鏡游泳、下水。近視的人群游泳時可以選擇帶有度數的游泳眼鏡,更好保護自己的眼睛。
2、別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有些人為了預防“紅眼病”,在游泳前后會主動滴抗生素眼藥水,認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不少家長還會特別囑咐孩子這樣做,很多游泳池也會在出入口放置公共滴眼液。其實這種做法并不提倡。劉洪安指出,抗生素滴眼液屬于處方藥,建議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而不是出于預防目的使用。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并不能有效預防紅眼病的發生,并且濫用抗生素滴眼液會誘導耐藥細菌的產生。
3、及時治療防交叉感染
游泳后眼睛紅就是患上了結膜炎嗎?劉洪安回答說并不一定。有時水中消毒劑對眼睛的刺激也會引起游泳后眼睛發紅,但這種情況屬于一過性刺激,在1~2個小時后會逐漸好轉。急性結膜炎不僅有眼睛發紅的表現,還伴隨著眼屎增多、流眼淚等癥狀。當孩子游泳后出現這些表現,家長應該及時意識到可能是感染了“紅眼病”,應盡早到醫院診療。
劉洪安提醒說,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結膜炎完全康復需要數天到數周的時間,在此期間為了避免傳染給他人,應該停止再去公共場所游泳、玩水了。在家也要避免和家人共用毛巾,家居用品及時消毒。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