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越來越不值錢了!
去年一顆近5萬人民幣的鉆石,今年跌到3萬多;幾萬塊買來的鉆戒,回收都不到幾百,還是鉆托的錢;在河南的一個三線小城,鉆石甚至成了可批發的“地攤貨”,1克拉鉆石最低只要270元。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河南的人造鉆石技術,讓“鉆石自由”成為了現實。鉆石價格的暴跌,導致國外的天然鉆石商們暴跳如雷,紛紛指責河南,稱“這是在破壞市場秩序”。
不僅僅是鉆石,隨著中國技術的崛起,魚子醬、“時光防腐劑”暢絡因等本屬于富人的享受,也逐漸跌落神壇,變成了人人觸手可及的東西。
1.被資本家制造的“愛情神話”
鉆石為什么能開出天價?這要從1870年說起。
那年南非礦工意外發現了巨大的鉆石礦,按照當時的工業技術數年內即可開采完畢。但戴比爾斯財團發現了其中的商機,買斷了這座豐厚的鉆礦,并嚴格控制每年的鉆石產量,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鉆石帝國”。
當時的鉆石除了作為工業鉆頭,就只剩裝飾作用。為了讓鉆石賣上個好價格,戴比爾斯一邊人為制造鉆石的稀缺現狀,一邊打出“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營銷口號,將鉆石賣出天價。
無數情侶開始相信了戴比爾斯制造的“愛情神話”,如資本家希望的那樣,將鉆石與愛情捆綁,對天價鉆石趨之若鶩。
靠壟斷哄抬天價不過是西方慣用的伎倆,標榜為“里海黑珍珠”、“米其林食材”的歐洲魚子醬,曾賣出30萬1勺的天價,成為歐洲皇室貴族的身份象征;被美國壟斷,號稱時光防腐劑的“暢絡因”,開出2萬一克的天價,讓想要減慢老化、恢復年輕狀態的普通人望塵莫及。
2.河南鉆石崛起,占領7成市場
戴爾比斯沒有想到,自己辛苦塑造了數十年的天價神話,在中國力量下迅速崩塌。
1963年,河南鄭州三磨所成功合成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鉆石,但當時由于不夠純凈,且克拉較小,只能作工業用途。歷經40年摸索,2015年,我國在六面頂壓機中終于合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鉆石。
很快,鉆石行業在河南迅速發展,年產量達到400萬克拉。目前,全球90%的人造鉆石產自中國,其中又有90%產自河南,河南柘城更有“中國鉆石之都”的美譽。
曾經鉆石在資本的吹捧下溢出“天價”,在河南柘城的人造鉆石技術下,人手一顆“鴿子蛋”不再是夢。
魚子醬的天價神話同樣破滅,在中國水科院攻克“人工養殖鱘魚”技術后,目前70%的魚子醬產自中國,一盒僅200元,曾經歐洲貴族的高級食材成為中國老百姓的餐桌美食。
曾經百萬難求的“暢絡因”也不例外,在我國生物學家的努力,利用酶法技術成功得以生產,價格僅為美日的5%,在經過美國GRAS、瑞士SGS等安全認證后,迅速通過京-東進入市場,不少人表示“手腳麻木次數減少”、“晚上精力依舊充沛”。
3.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鉆石并不是中國制造服務人民的個例,同為裝飾品的白銀在古代不僅是流通貨幣,也是富豪的象征。但現代的電解制銀法使中國工廠每年可以提煉出數萬噸銀,1克白銀僅5元左右,銀飾品也成為隨處可見的裝飾物。
每當中國制造成功突破一項技術后,原本昂貴的東西就會大幅降價,當鉆石這種材料被量產,意味著又一壟斷商品走向平民百姓。
與西方一些國家的壟斷行為不同,我國以造福人民為己任,向全國推廣科研技術。鄭州三磨所研發鉆石合成技術后,向全國傾力傳授推廣。河南柘城也被該技術造福,從一個貧困縣城,成為鉆石之都。在這種團結一至、互相扶持的精神下,中國制造必將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