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24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今日開始實施《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的修改省令,將尖端半導體領域的23個品類追加為出口管制對象。
報道指出,除美國、韓國等42個國家及地區外,向中國等國家的出口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批程序,每次出口都需要獲得經產相許可,而之前則原則上無需獲得許可;與此同時,向42個國家及地區出口的手續將得到簡化。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是日本《外匯和外國貿易法》省令的修訂版,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將面臨更多限制,這使得日本各設備制造商難以準確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受到影響。由于技術標準多種多樣,每種設備都需要接受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審查。對于美國、韓國等4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手續相對簡單,但對于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相關產品將面臨無法出口的實際困境。
這一舉措預計會影響到約10家企業,包括東京電子在內的一些公司的對華出口。然而,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他們并未實施全面禁止出口,而是將限制對象局限在尖端半導體領域,以此來降低對整體出口的影響。
早在今年4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對日方宣布加強對高性能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表示不滿和關切。外界普遍認為,這一舉措意在人為限制中日正常半導體產業合作。
據了解,尖端半導體出口管制主要涉及半導體制造中“前工序”所需的23個品類,其中包括極紫外(EUV)相關產品的制造設備,以及可立體堆疊存儲元件的蝕刻設備等。這一舉措對日本和相關國家的半導體產業合作將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