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復旦大學「AI時代營銷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現場,明略科技副總裁、秒針營銷科學院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外聘教師譚北平正式發布《2023 AI+:人工智能與營銷新紀元》白皮書。
白皮書由明略科技聯合秒針營銷科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基于專家觀點、行業研究及系列實證研究共同出品,完整梳理了AI的發展歷程、產業應用、相關技術、對營銷的意義,并重點就消費者對AI的反應、AI的創造力及其職業替代性,營銷6大領域如何利用AI提效,企業AI實施路徑等做了系統性分析,為現階段營銷人認知AI給營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及其行業應用的方向提供全景式洞見。
從“+AI”到“AI+”,加號順序的變化預示著AI發展進入新時代,而AI對營銷行業及社會其他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亦是當下我們要思考的重要營銷科學命題。
活動現場,譚北平表示,AI一定會給營銷行業及社會其他行業帶來深刻變革,每個人都將被卷入其中,以何種姿態擁抱這場生產力革命是重要的營銷科學命題。所以秒針營銷科學院聯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明略科技率先對其應用落地做了探索并發布初步研究成果。
“通過實證研究,我們證實了AI的創造力,并探索了其對營銷職業及技能的替代性,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研究團隊還探究了消費者看待AI的反應。白皮書全面梳理了AI在廣告、內容、社媒、電商、用戶增長及創新管理6大營銷領域的應用場景,并探索性地給出企業布局AI戰略的四步走建議,解營銷從業者困惑的同時,期望啟發行業對AI更深入的探討。”
明略科技副總裁、秒針營銷科學院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外聘教師譚北平現場發布《2023 AI+:人工智能與營銷新紀元》
人工智能(AI):飛躍式提升營銷生產力的變革力量
自1956年誕生以來,AI相關的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但一直處于緩慢發展期,2011年,以IBM的Watson(沃森)打敗人類冠軍為標志,AI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
AI主要分為分析式AI和生成式AI,2022年末,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爆發式發展,為AI產業化應用按下加速鍵,也讓AI有望成為繼蒸汽、電力、信息技術之后,再次飛躍式提升生產力的技術,且這一變革有望在20年內實現。
本白皮書的部分內容如圖片、表格等亦由AI協助生成。
2023年6月8-9日秒針營銷科學院舉辦的專家討論會上收集了“專家對AI發展的直觀感受”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作為輸入,AI根據“表現出一群中國專家正在研討關于人工智能的話題,圖片風格是鉛筆畫“這一指令,生成了這張歸納圖片
圖片生成工具為明明chat(明略科技產品)
營銷生產力將迎來大爆發
白皮書認為,AI的產業結構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部分。不同層面企業的研發方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不相同。其中,基礎層主要聚焦數據的采集、處理以及芯片和傳感器等硬件,技術層包括基礎框架、算法模型和相關技術,應用層主要關注落地的具體行業及產品。
AI也正在重塑營銷行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營銷生產力主要由洞察能力、創意能力和媒介效能決定,營銷行業的AI大模型可以打破數據洞察和創意生產的發展瓶頸,十倍甚至百倍地提升上述兩個環節的生產能力和效率。
因此,白皮書認為,AI將帶來營銷生產力的大爆發。
消費者對人機共創內容更積極
白皮書認為,AI對營銷行業的影響,不僅取決于處于“供給側”的企業在營銷實踐中對AI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亦取決于處于“需求側”的消費者對AIGC的認知與接受。
白皮書中介紹了關于AI營銷能力的三項實證研究,其中一項研究中,復旦管院市場營銷學系金立印教授團隊在社交媒體內容廣告情境中,分析了消費者對由“AI“和 人類“生成的廣告文案(AIGC vs. UGC)存在怎樣差異化反應這一問題。研究顯示:
《消費者AIGC認知與反應》研究部分發現:
• 消費者無法準確分辨廣告文案的創作主體
無論其看到的廣告文案實際上是AIGC還是UGC,他們都會更傾向于認為文案是由人類所創作(57%);
• 不確切了解創作主體時消費者評價無差異
消費者對AI生成廣告文案的內容質量的評價,與對人類撰寫廣告文案的內容質量評價并無顯著差異,某些維度上,甚至對AIGC的廣告文案具有更高的評價;
• 發現內容為AI創作后表現出算法厭惡
當被提示廣告文案創作主體為AI,或消費者認為文案出自AI后,其對AIGC推薦產品的態度,和對企業發布的AIGC的互動意愿會顯著降低,表現出了強烈的算法厭惡傾向;
• 消費者對人機共創表現更為積極
當提示消費者廣告文案創作主題為“人機協同”時,消費者算法厭惡消失,并認為人機共創內容更可信,并表現出積極的互動意愿(轉評贊)。
同時,由AI和人類共同創作廣告文案的方式,也會讓消費者認為廣告中涉及的品牌更具有創新意識和效率意識。
另外兩項由秒針營銷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寧波大學研究者進行的關于“AI和人類創造力水平比較”(點擊查看)及“AI對營銷職業及技能的替代”(點擊查看)的研究,均已在核心期刊發表,白皮書截取了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結論。其中AI創造力研究也證實消費者無法辨別文案由人類還是AI創作,并發現AI的文案創作能力等同人類經驗年限為2.47年;職業技能替代研究發現超半數的廣告營銷專業及職業的AI替代性均超50%。
AI可應用于6大營銷領域89個具體場景
秒針營銷科學院每年都會迭代《營銷數字化轉型登山圖》,幫助企業梳理營銷數字化路徑,推動營銷數字化進程,登山圖將營銷清晰地劃分為6大領域及對應路徑:廣告、社媒、內容、電商、用戶增長、創新管理,其中每個路徑都可以借助AI提效。
基于登山圖的6大版塊劃分,結合秒針營銷科學院在今年6月初北上兩地舉辦的營銷科學家研討會上收集的專家觀點,白皮書首次面向營銷行業推出《AI+營銷應用圖譜》。
2023版AI+營銷六大領域應用圖譜
共收錄6大版塊共89個細分應用場景,通過對各版塊中的應用場景優先級做排序,遴選出18大營銷場景可優先使用AI提效。
白皮書還完整梳理了6大版塊AI應用的實操案例,圖譜結合案例,可為企業落地AI+營銷戰略提供有效指引和啟發。
以AI+廣告為例,可優先應用AI的場景包括廣告投放智能、廣告創意生成及廣告文案撰寫,其他可應用場景還包括圖片廣告創意、視頻廣告創意、廣告精準投放、競品廣告分析等。其中廣告創意生成方面,例舉了可口可樂及飛豬的視頻、圖文生成案例。具體可參見白皮書。
企業在營銷中落地AI可遵循“四步走”戰略
AI時代,率先搶占技術紅利的企業,將擁有先發優勢。除了降本提效,企業的競爭還將是資源及規模的競爭,人才、數據、技術、算力將是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
雖然通用開源大模型仍將不斷迭代,但它帶來的將是C端的技術平權,無法滿足企業差異化競爭需求。白皮書認為,未來,私有化模型將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企業要在AI生產力革命中領先,可遵循“AI應用四步走戰略”:
企業AI應用四步走戰略
第一步-全員使用
提供可以供內部全員使用的AI工具平臺,以制度推進實施,進行員工的技能培訓,設定AI應用的安全和保密邊界;
第二步-共享智能
對營銷工作進行分析,拆解日常工作事項(Daily work action),并用AI重構工作,積累行業、企業知識,通過第一步的全員應用的經驗實現;
第三步-智能轉型
基于工作場景進行AI建模,通過私有化把模型嵌入工作流,實現業務的智能化轉型,提升效率;
第四步-組織進化
AI模型嵌入業務后,必須搭建持續運營、優化的機制。基于效果反饋增強學習。新業務流下,配合組織變革改造,把能力泛化到其它業務場景,通過不斷拓展AI使用領域,全面提升營銷效率。
除了應用場景及實施戰略,白皮書還梳理了企業應用AI的具體實施路徑,并對使用何種AI模型及如何取得AI時代的競爭優勢給出可行的建議。
白皮書撰寫團隊
人工智能勢必會給營銷和其他行業帶來變革,在通往AGI時代道路上,明略科技用17年來沉淀的大量行業數據為基礎,從客戶實際需求出發,借助龐大的數據和知識庫進行模型增強,用大小模型結合的定制化方式滿足客戶多樣化的任務和場景需求,提升營銷智能和營運智能Copilot產品效果,與客戶一起邁向AGI時代下的營銷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