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07月14日消息,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被歸類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癌癥研究部門IARC的分類,阿斯巴甜被歸為2B類致癌物,即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低的物質或混合物。這一分類將阿斯巴甜與手機輻射放在了同一級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巴甜的致癌性仍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據,并且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為40毫克/公斤體重。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是基于同行評議論文、政府報告和監管目的的研究。雖然IARC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類致癌物,但其評估結果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食品和農業組織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則重申了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為40毫克/公斤體重,并指出他們所評估的數據沒有充分理由改變以往的標準。
這一評估結果對阿斯巴甜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盡管阿斯巴甜作為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一直被廣泛使用于無糖食品和藥品中,但它也一直備受質疑。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卻不含熱量,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然而,隨著對健康的關注增加,人們開始尋求更健康的替代品。在過去的幾年里,阿斯巴甜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天然甜味劑如赤蘚糖醇、羅漢果糖苷等。
此外,為了應對糖尿病等公共健康問題,一些國家也采取了控制糖攝入的措施。新加坡推行了強制性的飲料分級標簽,根據糖和飽和脂肪含量將飲料劃分為ABC級別。這一措施旨在提醒消費者注意糖的攝入,并促使廠商生產更健康的飲料或調整配方。然而,該措施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它只關注了糖和飽和脂肪,未充分考慮其他營養成分,對某些產品不公平。
面對阿斯巴甜的致癌風波和糖攝入的問題,人們對代糖和無糖飲料的關注逐漸增加。然而,完美的代糖仍然難以找到。各種代糖都有其優缺點,無法同時滿足高甜度、好口味、無害處和低卡路里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人選擇回歸真實的苦味,拒絕虛假的甜蜜。無糖茶的流行正在迅速擴大,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然而,我們需要認識到,人工甜味劑和代糖并非解決糖攝入問題的唯一途徑。適度控制糖的攝入、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是最重要的。進一步的研究和科學評估對于了解阿斯巴甜和其他甜味劑的潛在風險以及尋找更好的替代品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