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esh Ghai, Informatica高級副總裁
今年1月份,世界各國領導人齊聚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來自中國、日本、南非、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在會議上出人意料地達成了一項共識,即:迫切需要提高數據采集、使用和共享的透明度并制定相關指南。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針對這一議題明確表示,在2019年6月28 - 29日于大阪舉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作為主席國,日本將致力于推動建立新的國際數據監督體系。安倍表示,“我希望G20大阪峰會因啟動全球數據治理而被人們長久銘記。”
此外,二十國集團貿易和數字經濟部長于近期也發表了聲明:“數據、信息、思想和知識的跨境流動提高了生產力、增加了創新并促進了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數據的自由流動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通過應對與隱私、數據保護、知識產權及安全問題相關的挑戰,我們可以進一步促進數據自由流動并增強消費者和企業的信任。
從企業和政府的角度來看,以上情況均表明,世界各國普遍意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這一覺醒讓人們認識到,原有的企業數據管理方法將不再適合2020年以及之后的企業發展。
墨守成規是不行的。企業和政府部門需要齊心協力,在推動數據驅動的創新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的同時,共同采取積極措施,保護消費者。
政府的角度
我們正在見證數據治理背后的世界發展趨勢。各國政府均意識到,我們所做的有關個人數據的每一件事都應考慮周全,且目的端正。因此,歐洲在去年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隱私法規,美國則涌現出《加利福尼亞消費者隱私法案》(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等一系列新的地方法規,很多人將其視為美國出臺相關聯邦法律的先兆。
這些全球范圍內的立法工作試圖解決與個人隱私、數據保護和安全性相關的諸多問題,同時,提高生產力,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在這些立法工作的推動下,數據治理已被世界各國提上了國家議事日程。
隨著各機構將數據轉化為創新平臺,數字原生和既有品牌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因此,從數據治理角度看,政府領導人承認,應采取恰當措施治理那些利用個人和敏感數據進行創新和實施管理的機構。
對于政府管控最擔心的問題是,過度監管可能阻礙GDP增長,因為數字化所帶來的生產力和創新機遇能夠促進可持續且包容的經濟增長。
在6月份的會議上,部長們認識到平衡兩種需求的重要性,即:提高數據使用的透明度需求,以及歡迎并促進創新的需求。部長們表示:“我們認識到,數字時代的治理不僅要有利于創新,其本身也需要創新。同時,還不能喪失法律的確定性”。
令人鼓舞的是,決策者們明白,他們可以通過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信任的方式在創新監管規定和最終實施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
企業的角度
對于各國政府的領導人來說,將數據治理作為優先任務還是一個重大新聞。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這個話題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升溫。雖然監管合規是數據治理的最初推動力,但是,基于高質量、可信數據的運營效率和不斷提高的業務創新鞏固了數據治理作為數據民主化根本推動力的價值。
對許多企業來說,早期的數據治理工作往往是在某個部門范圍內,并且基于項目對目標計劃提供支持,例如,監管合規性、事務性應用程序的數據質量,以及數據倉庫和報表。但對于進入數據3.0時代(即利用數據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每家企業而言,他們現在理解了對于整個企業范圍內方案決策的方法需求,以便跨企業向技術和非技術數據消費者交付可信的、安全的數據,從而推動實施董事會的戰略舉措。隨著數據量、用戶和應用案例的增加、數據類型和用戶技能水平的多樣性變化,以及技術創新速度的加快,數據達到指數級規模且日趨復雜,這種情況在當下體現得尤為真切。現在,必須治理的信息已遠不止在ERP、CRM或數據倉庫系統中捕獲到的結構化數據了。
我們正在管理數據湖中高達千兆字節(甚至數量更為龐大)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以及跨越混合環境的數百個應用程序。各業務領域的人員都希望能訪問以上所有數據源,以便提高決策能力和運營執行力,甚至迫切需要將這些數據運用到工作中,從而建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模型,以實現企業未來的規模化發展。
企業也明白,他們的成功依賴于在正確的時間,基于正確的目的,使用正確的數據。獲取這些數據需要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包括消費者、合作伙伴和政府部門,要使他們相信,這些數據的使用方式合規且合乎道德標準。實際上,像谷歌和微軟這樣的企業已經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建立了各自的咨詢委員會,并制定了工作指南。
部長們在早些時候的會議上重點討論了如何確保“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促進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從而推動創新和投資”。部長們在聲明中還發表了《G20人工智能原則》(G20 AI Principles),其中包括負責任地管理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數據治理政策和標準將在清晰解釋這些原則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共同的角度
G20大阪峰會已經成功召開,其中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全世界都在關注數據治理,毫無疑問,這將會帶來更大力度的監督和問責機制。現在,是國際社會達成共識的時候了,我們應繼續培養并歡迎數據驅動創新,同時保護數據并尊重個人隱私。
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機會都是巨大的,且政府和企業均無法承擔不作為帶來的嚴重后果。如果政府和企業能夠合作并認識到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數據是一種共同的責任,那么,數據就能推動全球經濟,推動企業和社會發展。
為在當今數據驅動的經濟中取得成功,甚至生存下來,政府和企業雙方均應認識到,在數據被明智使用的情況下,數據治理不應被視為一種負擔,而應被作為在企業中交付重要業務價值的同時建立信任的機會。我相信,政府和企業都會認同這一點,信任是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
正如部長們給出的詳盡闡述,“我們應密切合作,提升人們對數字經濟的信任,利用數字化帶來的優勢,戰勝相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