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6月份是我國的第18個安全生產月。設立安全生產月旨在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出行行業的安全關乎民生福祉和社會和諧,2018年發生在滴滴平臺的兩起惡性安全事故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出行用戶也越來越注重產品的整體安全性。
嘀嗒出行是目前移動出行市場當之無愧的“網紅”平臺,旗下業務包括出租車和順風車,用戶量接近1億。其順風車業務從14年開始持續經營至今,挺過風雨飄搖的18年,已然發展成為全球用戶量最大的順風車平臺。究其原因,得益于嘀嗒出行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以“安全”為核心的經營理念,比如堅持真順路和定價低的策略,規避“黑車”司機、堅持人工機器雙重審核等。嘀嗒出行的安全體系網包含了安全護航、行程分享、錄音取證、號碼保護等一系列功能和流程,為用戶的出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在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開展了五大活動,在已有安全體系之上,不斷提升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不斷優化現有客服應急流程、通過自查互查排除安全隱患,上下一心抓住“安全”不放松!
首先,5月31日,嘀嗒出行啟動安全生產月動員大會,CEO宋中杰提出了一系列彰顯國家政策法規、保障平臺安全運營的知道思想。并進一步在公司內擴大了“安全生產責任承諾書”的簽署范圍,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明確每個人肩負的安全責任。
第二,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開展了一線客服系統應急演練,確保緊急事件處理機制100%落實。面對緊急情況時,客服的應急處理能力至關重要。通過實戰演練,驗證現有應急流程的有效性,錘煉并檢驗客服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第三,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出行參與政府培訓——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培訓,嘀嗒出行安全管理人員接受了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培訓及考試。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組織全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考核并觀看安全生產教育警示片。通過回顧典型安全事故案列,提高員工的“安全隱患意識”。
第四,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出行邀請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專家講師,為平臺的出租車司機,順風車車主以及員工主做了一次精彩生動的應急救援培訓。讓在場的車主、司機和員工受益匪淺。
第五,安全生產月期間,嘀嗒出行通過全員查隱患行動,集思廣益,為平臺安全運營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和新思路,進一步筑牢了平臺安全防線。
安全是紅線,也是底線,我們可以看到嘀嗒出行始終堅持正確義利觀,在“安全運行”的底線和“依法合規”的紅線內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平臺沒有理由不獲得用戶們的支持,相信嘀嗒出行可以持續增長,帶領順風車市場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