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與改革開放同行: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舉行。伴隨著改革開放,主流財經媒體也逐步走向市場化,它既見證了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又深刻地參與其中。
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兼總編輯劉學東(聞達),《經濟觀察報》社長、總編輯劉堅,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蓉,國際金融報社總編輯徐沖,新浪財經CEO鄧慶旭,《財經》雜志主編何剛,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財新傳媒編委蔣飛,界面財聯社總編輯張衍閣等,進行了發言。

鄧紅輝: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需要一個中融合,就是媒體+智庫+數據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表示,傳統賽道的機構要去換軌,要去轉型,要去升級,比創業要難。因為同時要做兩件事,一個要探索新的資源,另外一個還要去處理舊的一些問題,是一個既要又要還要三重壓力。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需要一個中融合,就是縱向一體化,媒體+智庫+數據。
劉學東:驗證一個媒體轉型的成功標準,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數字資產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兼總編輯劉學東(聞達)表示,怎么來驗證一個媒資庫,一個媒體轉型的成功的標準,第一要形成自己的數字資產,第二是數字資產在總收入里面的一個占比。
劉堅: 媒體要有挖掘事實真相的基本功能 更要有勇敢捍衛真相的追求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經濟觀察報》社長、總編輯劉堅表示,媒體是有社會議題設置的功能,有挖掘事實真相的基本功能,要求我們的報道要客觀、公正、準確。媒體還要有勇敢捍衛真相的追求。如果沒有這個能力,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都解決不了。
李蓉:市場化財經媒體的未來取決于三個“離不開”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副總裁,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蓉表示,相信市場化財經媒體的未來有三個“離不開”:離不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的遵循、離不開對媒體主業的堅守、離不開對自我變革和創新的執著。
徐沖:財經媒體真正要做到專業還得提升 專業是一種智慧及能力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國際金融報社總編輯徐沖表示,目前我感到很多人講的不一定是專業化,可能是專門化。現在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把專門化和專業化分開。我們現在是財經媒體,你真正要做到專業,還得提升,所以專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智慧、能力,專門更多是一種職業安排,所以把這些概念理清楚以后,就知道我們的專業化之路怎么走。
鄧慶旭:經常使用震驚體、突發體的媒體確實能博取眼光 但長期還是會被用戶所摒棄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新浪財經CEO鄧慶旭表示:在行業原先的規則里,標題是不允許用嘆號的。但是現在幾乎每天都會見到標題天天震驚、天天突發。一旦遇到這樣的新聞,我們認為是不專業不嚴謹的。雖然很多讀者容易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短期可能受震驚點進去,但是長期你這家媒體一定是會被摒棄的。
何剛:機構媒體的價值在于好內容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財經》雜志主編何剛表示不存在“新媒體來了,人人都是自媒體,機構媒體就沒有價值了”,這個悖論在歐美主流市場已經被解決了,他們都活得很好,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堅守創刊時的初心、堅持做好內容。
劉永鋼:未來主流媒體是精準信息的打撈者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有人在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表示:未來的主流媒體能干的還是很多的,價值也很大。最直接的,我們是精準信息(6.360, 0.00, 0.00%)的打撈者,信息有很多,一定要有人打撈。打撈的方式有很多,有編輯的方式、搜索的方式、算法的方式、AI的方式等等,但是這里面一定要有人在里面。
蔣飛:財經媒體要發揮守夜人的作用 維護國家、社會、金融體系的穩定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財新傳媒編委蔣飛表示:在財經領域,很多事情看上去和實際情況非常不一樣,而且很多風險有延后性。在今天看來,很多人起高樓,可能十年以后不但自己坍塌,而且連帶造成了對國家、社會、經營體系、金融穩定(的影響),對普通人的錢袋子造成極大的損害。所以這些需要財經媒體對于這些問題不斷地保持瞭望哨的作用,發揮守夜人的責任。
張衍閣:市場化媒體本身是市場經濟中的內在組成部分
2023財經媒體發展論壇上,界面財聯社總編輯張衍閣表示,市場化媒體首先是市場中的一個角色,本身是市場化的,不是靠政府補貼、靠撥款,要通過服務我們的客戶,幫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市場化媒體本身是市場經濟中的角色、內在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