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落幕,志愿填報將要開始,為了幫助京城家庭做好中考后的教育規劃,7月2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擇校行聯合主辦的“2023新浪&微博國際化學校中招咨詢會”在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舉辦。活動攜眾京城及周邊的優質國際化學校亮相,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助力家庭全面咨詢和了解學校辦學特點。此外,近10位資深的國際化學校校長及教育大咖分享國際化教育理念、學生成長案例、國際教育規劃等精彩內容。
大咖支招家庭理性擇校 唯有熱愛才能長久
站在升學的十字路口,家長該如何理性看待升學擇校?中學生頻道首席生涯規劃專家陳建國指出,升學這件事向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家長要對孩子本身水平和特點做一個很清晰的分析、認識和判斷,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國際化學校絕對不是退路,而是一種選擇。對于學校的選擇,知名教育集團首席教育專家連紅給出了寶貴的建議:“擇校時家長應首先關注學校的加工能力,加工能力強、老師負責的學校對普娃更有優勢;同時家長也要考慮學校和孩子實際學習能力的符合度,綜合做選擇。”
無論是選擇國際化路線還是體制內升學,最終都要回到原點:對孩子本身的培養。升學規劃專家斯琴表示,不管孩子是在公立國際部、公立學校,還是在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家長都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他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他所有熱愛和投入,這種熱愛下培養出來的韌性、熱情、感染力是可以投射到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好學生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正如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郝少林校長所言:“好學生是家校共育的結果,家長回家后要當笨同學,跟孩子一塊練學習的真功夫,要學習親子溝通、情緒管理等技能,做好正向教導、個性化培養,讓每個孩子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好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好學校賦能孩子多元化發展
高品質的教育不僅僅是注重學生學術的提升,還應關注其全方位發展。凱博學校國賢BIC學部中方校長、源夢國際教育CEO張月圓認為,優質的教育應該注重孩子高階思維的培養,包括好奇心、信心、內省、開放思維、批判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等。北京師大二附中國際部副校長張紹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優質的國際教育在滿足學生升學需要的同時,還應滿足其成長的需要、幫助學生規劃更長遠發展的未來;同時學校應夯實本土文化基礎,讓學生帶著本民族文化認同感與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碰撞。”
高品質的國際化學校應該是什么樣子?咨詢會上眾多校長及老師給出了答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青年領導力導師、青少年國際理解教育專家馬天驍認為,優質的學校應該幫助老師不斷精進專業、提高教研能力,為老師提供交流成長的平臺,讓他們更好地面對教學挑戰、解決孩子實際的困難,賦能學生。北京市海嘉學校中文校長、海嘉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伍丹履的觀點是:“好的國際化學校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幫助他與多元化的對象溝通、交流,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更高的平臺上獲得更好發展。”
提及國際化學校的選擇,英語和國際課程是繞不開的話題,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校長、國際文憑組織(IB)訪校官&教師培訓官劉子真校長分析了英語在國內課程與國際課程中的差異:“在中國國家課程中,英語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和考試;而在國際課程中,英語是所有課程獲取知識、所有考試展現能力的必備技能。”
至此,“2023新浪&微博國際化學校中招咨詢會”圓滿落幕,10月份,新浪&微博2023國際教育秋冬巡展將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等多地舉辦,幫助更多家庭進一步了解國際教育,緩解選校壓力,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