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社保的不斷普及,現如今社保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了,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會偏向于給職工繳納社保的企業,對于職工而言,社保也可以說是一份保障,畢竟與醫療、養老等多個方面息息相關,但其實,很多人對社保卻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失業保險。
大家都知道,社保中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但失業保險個人是不用承擔的,都是由企業繳納的,但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雖然正常繳納了失業保險,但想要獲得失業金的難度卻是比較大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想要領取失業金,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不僅要具備企業單方面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其次還必須是非本人意愿離開工作單位的,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可以領取失業金。

其次就是職工與企業的勞動合同到期之后,職工所在的企業、單位不愿意繼續與員工續簽,亦或是由于某種原因,企業、單位需要單方面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或者是企業因其它因素,需要裁員等,只有以上這幾種情況,職工在失業之后,才能領取到失業金,但如果是職工自己主動辭職的話,是無法領取失業金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職工是主動辭職、主動離開工作單位的,都有不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條件的。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企業辭退職工的現象,一般都是員工主動申請離職的,而這也是很多職工無法領取到失業金的主要原因。那么,企業為什么會很少主動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呢?
眾所周知,如果企業要單方面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企業則是要給予該職工一定的經濟補償的,根據勞動法的規定,職工工作滿一年被企業辭退,可享受一個月的全額薪資,以此類推,工作時間越長,企業需要支付的經濟補償就越高,所以對于那些工作多年的職工,企業一般是不會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
也就是說,企業辭退職工是有一定的成本的,如果該職工確實不能勝任企業安排的工作,企業一般也只是會調崗,或者是想辦法提升該員工的工作能力,而職工被調離工作崗位的話,也就主動離開工作單位了,所以是無法享受失業金的,企業一般也是不會給予經濟補償的。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失業保險一般都是企業繳納的,但企業如果辦理的太多,相關的補貼就會減少,并且企業單位辦理的話,也是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內的,一般是控制在3%以下,所以企業一般也是不愿意主動辭退職工的。此外,除非是企業確實遇到了一定的難題,選擇破產的情況,一般會主動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如此一來,職工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還能夠領取到失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