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過后,都是離職跳槽的高峰期,但很多人忽視了一個問題,一旦離職了,社保的繳納也就中斷了。于是網上有這樣一個說法,只要社保連續斷繳三個月就會被清零,其實并非如此,社保其實是可以斷繳的,但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連續斷繳太長時間,這里關于社保斷繳問題,我們具體分析。

1.養老金。有的人說,社保斷繳后會影響到我們退休后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其實這一說法對也不對,因為我們的養老金是根據社保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的,待我們達到退休年齡的時候,只要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
為什么會說會對養老金造成影響,那是因為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多繳多得,同樣都是退休人員,繳納養老金累計滿15年跟繳納累計滿25年的人,退休后領的養老金可以是有著天翻地覆的區別,所以千萬不要保持著達到領取養老金的標準就不繳納了。
2.離職后的失業金。現實生活中,如果勞動者是非本人意愿的情況下從公司離開,那么滿足失業金領取條件的人,是可以去申領失業金的,而滿足申領失業金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勞動者本人失業前已經繳納失業保險累計滿一年。
而如果社保還沒繳納滿一年,即便我們是被迫離職的,也無法去申領失業金,因為我們連申領的標準都沒達到。
3.影響醫保繳存年限。在我國,有相關文件規定,男性醫療保險繳滿25年,女性滿20年,退休以后可享受終生醫保。但是不能夠中斷,不過存在一個緩沖期,假如醫保斷繳不足3個月,你接著續上的話,連續繳納醫保的年限不會中斷。
那斷繳一旦超過三個月,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就要等交社保后重新開始計算了。同時,社保斷繳還會導致這些資格會被清零。
1.積分落戶資格清零。積分落戶是指某座城市對外來務工人員戶口激勵實行的一種政策,只要積分達標,就可取得所在城市的戶口。但是積分落戶制度對于社保的繳納也有要求。
2.喪失購房資格。現在大家買房除了對戶口有要求以外,對社保的繳存時長也有要求,假如你一不小心斷繳超過三個月,那么也就意味著你目前就沒有購房的資格了。
大城市的落戶、積分入學等民生政策,跟養老保險連續繳交年限掛鉤,比如說廈門,2018年10月開始實施的落戶新政,與社保有關的條件,均是要求連續按時足額繳交,以實際繳費月數計算,不含補繳部分。孩子積分入學,補繳的月數一概不能算。
綜上所述,社保還是不建議斷繳太久。可以說絕大部分地方,只要社保斷繳第二個月開始就無法使用,假如在斷繳期間生病去了醫院,那就意味著所有的醫療費用都需要我們自己來承擔,一分錢都不能報銷。
當然了,如果我們個人賬戶的錢還是可以刷,但住院等費用就無法報銷了。當然,如果你在規定時間內補繳,待遇仍可照常享受。但社保補繳有嚴格規定,不是你想補就可以補。即使補了,也有可能會影響到相關待遇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