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中產級的游客來說,去歐洲游再怎么節儉,也得花個三五萬。如果是去北歐物價高的國家,稍微玩一個禮拜,就能夠掏空半年多的積蓄,而且還是玩得不那么盡興的那種。并且萬一出現行李錢包被偷,你多半只能欲哭無淚,自認倒霉。但在歐洲的塞爾維亞,無論是消費還是安全,中國游客都能夠感受到賓至如歸的尊重。


中國游客
塞爾維亞是首個向中國實行免簽的歐洲國家,但比起熱門的法國、瑞士、意大利、英國等國,每年到塞爾維亞的中國游客并不多,2018年才突破10萬人之數,遠低于其他歐洲熱門旅游國家。目前塞爾維亞的主要客源國是鄰國的波黑,黑山、中國、土耳其和俄羅斯游客。


2019年有超過14萬中國游客涌入塞爾維亞,我國成為了塞爾維亞最大的客源國,以50%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前年的波黑、黑山兩個國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塞友誼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許多人對這個歐洲國家有了新的認識,相信在不久之后塞爾維亞將迎來中國游客的一大波熱潮。

Lepenski Vir考古遺址

由于經濟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塞爾維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并不大。但每次奧運會上塞爾維亞的女排和網球,能吊打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男籃能夠硬抗美國,便是足球也令許多國家聞風喪膽。
但除了體育強國的美譽之外,塞爾維亞也被國際驢友視為最美的國家之一,它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歷史,就猶如塞爾維亞的姑娘一樣,令人念念不忘。

卡萊梅格丹公園
首都貝爾格萊德,擁有塞爾維亞半數文化遺產。受歷代戰火洗禮,這座古老城市的建筑,保存較為完善的最早建筑僅停留在18世紀左右。但廢墟的遺址,五大博物館的收藏,還有上個世紀年代蘇聯留下的文化痕跡,使它的文化更多樣性。

貝爾格萊德要塞

而這些遺留的人文景點,在知名度上雖然遠低于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城市,但其背后的歷史,以及建筑本身的精美程度,都未必比其它著名歐洲旅游城市差。這也是一百多萬國際游客,首選貝爾格萊德的原因。而即便是歐洲游客,到了塞爾維亞也會被貝爾格萊德的歷史和夜生活被深深吸引住。

二戰中被炸毀的布蘭科之橋
除了歷史文化景點以外,徒步山地,溫泉,音樂節,美食,葡萄酒以及塞爾維亞的種植園都是塞爾維亞的旅游“特產”。如果要選擇最好的時間到塞爾維亞,那么我們力推音樂節或啤酒節,在狂歡的節日下,你一定能夠感受塞爾維亞熱情的一面。


近幾年,隨著中國游客的消費越來越理智,對旅游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法國、意大利等熱門旅游國家雖然還是人們首選的歐洲地,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把旅行成本、簽證便捷度、安全、以及當地人對中國游客是否友好態度作為考量。

圣邁克爾大教堂

塞爾維亞與羅馬尼亞邊境上的Mraconia修道院
而基于中國與塞爾維亞幾十年的友好關系,塞爾維亞人普遍對中國表現出熱情友好的態度,這種把中國游客當成朋友,并且給予尊重的態度,與在歐洲其他國家是有著明顯的差別。我們去年在塞爾維亞的感受,就是不是去陌生人家做客的那種拘束,沿街熱情的塞爾維亞人讓你猶如到熟悉的朋友家一樣。

圣薩瓦神廟地穴

圣薩瓦神廟
而為了保護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和當地中國工人,在塞爾維亞的邀請下,我國也派遣了一支警察隊駐點,日常配合塞爾維亞警方,在中國游客主要打卡的地方巡邏,以維護在塞的中國公民安全。這種邀請他國警方一起負責巡邏,在世界上還是十分罕見,而歸根結底就是出于對中國兄弟的信任。

巡邏中的中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