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一

照片一
這張照片的景別最大,是一幅遠景照片。我想攝影師肯定是被天空絢麗的彩霞吸引了,天空中的彩霞確實漂亮,云彩也很壯觀,它被渲染成了溫暖的橙色,和蔚藍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總之天空的元素是攝影師不愿舍棄的,它占了畫面的整整一半。
下半部分的景色也很壯麗,層層疊疊的山巒遍布大地,黃色的油菜花田成規則的幾何圖案,還有漂亮的平流霧點綴其間,山形漂亮、花田的圖案也漂亮,這也是攝影師不愿舍棄的,所以也被拍入了畫面。
以上都是美麗的自然風光,但也有點例外,不知道攝影師的目的是什么,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右下角交代了一些人文元素,那就是村落和公路。我向來認為,如果建筑沒有典型的特色,比如徽派建筑,就不要闖入畫面,更別提馬路、汽車了,這會破壞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攝影師看到的,不能看到的,統統都被鏡頭納入了畫面,這些元素都很養眼,觀眾的目光滿畫面游移,這樣的畫面也被稱作大而全,什么元素都有,但是什么元素也沒有重點突出,沒有一種元素能僅僅地抓住了觀眾的目光,變成畫面的焦點。
這是一般景區宣傳片的典型拍法,它告訴游客,嗨!您瞧,我們這里啥都有,有美麗的彩霞、無盡的山巒,還有漂亮的油菜花田,象仙境一般,快來玩吧!
但是,這樣的照片,只要站在同一個機位,你能拍到,他能拍到,大家都能拍到......拍起來并不難;這樣的照片很具象,是現實場景的忠實反映。
照片二

照片二
這張照片,攝影師適當地縮小了景別,不再把天空當做主要元素了,沒有了云彩,觀眾把目光集中到了地面,構圖也緊湊了許多,不再象上一張那樣散漫,畫面中只剩下山巒和油菜花田。
由于增大了焦距,畫面被壓縮了,景物也被放大了。青黑色的山巒變得更加緊密而突出,特別是遠處的山巒,我們已經看不出具體形狀了,只是以層層疊疊的色塊和線條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也就是把具象的山,變成了抽象的色塊和線條,它們已經看不出山的屬性了,看山不是山,這就是從具象變抽象的藝術升華。當然近處的幾座山,可以看到山上的細節,又變回具象了。
油菜花田還是一如既往地鮮艷,亮麗的黃色很吸引觀眾的目光。畫面中的兩種元素都很醒目,還好只有兩種元素,畫面不顯得特別散亂,顯然比第一張更簡潔,更有味道。
照片三

照片三
這張照片,是三張中藝術感覺最強的,攝影師在后期進行了色調處理,這是錦上添花的手段,并沒有進行像素的移動,我想推崇純粹攝影的攝影人也不應該有啥意見吧。
這張照片進一步縮小了景別,山峰顯得高大挺拔了,在山腳元素的對比下,更有氣勢了。
被壓縮的山峰形成了重復的線條,很有節奏感;猶如水墨渲染的的山峰,濃淡不一,充滿了藝術的含蓄魅力,不再是我們平常視覺下的山峰了。
另外,整個畫面云霧繚繞,猶如仙境。薄霧漂浮在山峰之間,更顯得青山隱隱;薄霧也漂浮在大地上,掩蓋了農田,進一步簡化了畫面,使主體更加鮮明。縱觀整個畫面,只有山峰這個主體,畫面簡潔到了極致,雖然簡潔,但并不簡單。
統一的色調處理,讓畫面有了一個基調,基調是簡化畫面的一種手段,它使畫面色彩不再凌亂。
結語
攝影教科書上反復強調,畫面要簡潔,主體要突出,主題要明確,今天就有實例來層層深入地說明這個觀點,讓讀者有更明確的感受。另外,藝術的提煉是我們攝影人永恒的追求。
請點擊加入我的圈子,大家相互學習,廣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