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熱點AUTO--REVIEW
7月29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就《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目標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完成一批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輔助駕駛等領域智能交通相關標準,制修訂標準20項以上。
車聯網的未來是為了實現自動駕駛,而自動駕駛的堅實基礎是網聯智能(車路協同)。產業鏈包括上游涵蓋終端設備的核心組件:芯片、通信模組等;中游涵蓋車載、路側等終端設備以及汽車承載自動駕駛核心功能的高精度地圖等組件;下游涵蓋測試驗證、運營服務等。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2016-2021年間,我國車聯網產業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93%,到2021年,我國車聯網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115億元。
本·周·目·錄
國內動態
●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
● 廣州發布第二批智能網聯車開放測試道路
● 東風全新Sharing-VAN概念車正式發布
● 上汽大眾智慧車聯系統將覆蓋多款量產車
● 東風日產發布“智聯未來”計劃
● 寶馬汽車與騰訊達成數字化合作
● 蔚來NIO App新版本增加車輛召喚功能
● 自動駕駛“無人餐車”亮相上海街頭
● 寧德時代投資成立智能裝備制造公司
● 百度全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下線
● 蘇寧自主研發小Biu汽車布局車聯網
● 地平線與一汽南京合作人工智能技術
● 礦車無人駕駛公司易控智駕獲數千萬融資
● 千尋位置啟動大規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測
國際動態
●豐田整合并創建自動駕駛新公司
●福特試驗四腳機器人更新工廠設計
●現代汽車集團研發新型空調技術
●寶馬展示iNEXT前中網集成多種傳感器
●寶馬推出“發動機遠程啟動”功能
●寶馬iVentures投資GenXComm研發5G
●奧迪推出新一代數字化OLED技術
●奔馳新款S級將為后座乘客配安全氣囊
●Lucid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DreamDrive
●自動駕駛創企Argo AI估值達75億美元
●采埃孚合作Mobileye推新款車用攝像頭
●日本三菱電機研發場景感知交互技術
●黑莓為Canoo電動汽車提供QNX操作系統
●Stoneridge為卡車推出轉彎輔助系統
●IMC推出自動化卡車檢查系統
●SmartDrive推出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Velodyne合作PARIFEX智能交通管理
●交通技術公司Samsara推AI行車記錄儀
●Swift Navigation與Savari合作定位服務
●格拉茨大學研究員開發自適應控制方法
●Cybellum融資1200萬美元研發網絡技術
國內動態
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
7月29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征求意見稿)》。指南提出,針對車聯網產業發展技術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及智能交通行業應用需求,建立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智能交通標準體系,分階段出臺一批關鍵性、基礎性智能交通標準。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完成一批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輔助駕駛等領域智能交通相關標準,制修訂標準20項以上;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領域智能交通關鍵標準,再完成20余項標準制修訂任務,標準體系完成總數達到40項以上。

廣州發布第二批智能網聯車開放測試道路
7月24日,廣州發布了第二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據了解,第二批開放道路涵蓋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共三十四條道路,總長為89.65公里,其中番禺區新開放15.55公里,南沙區新開放74.1公里。加上第一批開放的45.64公里道路(其中黃埔區11.9公里,主要聚焦于生物島,白云區7.8公里,花都區9.35公里,南沙區16.6公里),目前廣州市自動駕駛路測開放道路總里程達135.3公里,其中,南沙全市最長總里程90.7公里,占全市總里程的近7成。

東風全新Sharing-VAN概念車正式發布
7月29日,全新東風Sharing-VAN概念車正式發布。根據官方介紹,該車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能夠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的5G自動駕駛平臺,是東風自動駕駛全產業技術生態鏈下的產品。根據此前的官方介紹來看,Sharing-VAN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是融合了“品智·悅心”設計哲學和最新的“五化(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技術的新研發成果,其主要應用于公共出行。

上汽大眾智慧車聯系統將覆蓋多款量產車
7月29日,上汽大眾對外再次重申了全新智慧車聯系統具備的功能特點及優勢。據介紹,該系統基于上汽大眾云服務平臺,以SVW ID為中心,集成互聯網優質資源,涵蓋了智能語音、智慧導航、智享娛樂、智趣出行、智聯車控五大核心功能。其中,在智能語音方面,上汽大眾智慧車聯系統支持個性化定制語音喚醒詞,除了能夠精準識別普通話外,還能識別京腔、川普、粵語等多種地方方言。智享娛樂方面集成了酷我音樂和喜馬拉雅,同時打通了手機和車機端的APP賬號,例如,用戶在手機端購買了酷我音樂的VIP服務,在車機端同樣可以使用。

東風日產發布“智聯未來”計劃
在7月24日開幕的成都國際車展上,東風日產攜全車系亮相,并發布了“智聯未來”計劃,全面加速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國的落地推進。此外,同步亮相的2021款勁客與2021款騏達,亦搭載了全新升級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聯系統。

寶馬汽車與騰訊達成數字化合作
7月27日,寶馬與騰訊宣布達成數字化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推進車載輕應用生態“騰訊小場景”與“微信車載版”在BMW車上的應用。其中,“騰訊小場景”是專為出行場景打造的車載輕應用生態,部署在云端,不需要下載,即用即走,并支持語音交互,將于今年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微信車載版”則將在不久后引入到BMW車上。此外,寶馬還帶來多款車機端數字化產品,加速數字化轉型。

蔚來NIO APP新版本增加車輛召喚功能
7月29日,蔚來推出了NIO 0S 2.7版本,新版本主要增加車輛召喚功能。該功能可以控制直線前進或后退,方便在狹窄的車位上取車。此項功能通過手機APP,蔚來的駕駛者可以實現在車外遙控,以較低的時速在狹小空間內進行移動。

自動駕駛“無人餐車”亮相上海街頭
7月30日,一輛無人駕駛的零售車出現在上海地鐵二號線金科路站祖沖之路出口處。這輛小車不但可以自主行駛,還能自動賣餐。需要購餐的市民,通過車身的透明“櫥窗”看上哪件商品,在上方的購物屏上點選商品,購買支付和取貨就可一次完成,全程無需人工干預。這輛無人零售車車身配備的多個傳感器,可以實現主動避讓、危險預判、緊急制動, 保證行駛安全。據悉,這輛無人零售車是張江科學城入駐企業上海新石器中研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一款主要服務于公園、工業區、商業區等場景的智能產品,每日會在早中晚三個主要用餐高峰進行無人外賣服務。按部署計劃,三個月內公司將在上海部署超過200臺無人車,年底前將在全國部署千臺。

寧德時代投資成立智能裝備制造公司
企查查顯示,安脈時代智能制造(寧德)有限公司29日成立,注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公司股東為杭州安脈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謝嵐,經營范圍包含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與銷售、智能物料搬運裝備銷售等。

百度全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下線
7月30日,百度和汽車零部件公司偉創力聯合宣布,雙方合作開發的全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ACU正式下線。這款量產的ACU硬件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應用于百度與威馬聯合開發的Apollo Valet Parking(AVP)自主泊車產品,威馬汽車也將成為國內首家量產落地AVP自主泊車解決方案的車企。百度ACU根據不同需求場景的計算能力要求,分為多個系列產品,包括ACU-Basic、ACU-Advanced 和 ACU-Professional,具備安全監測、功能降級、實時環境三大功能安全核心能力。目前,ACU量產生產線年產能可達20萬套。其中,ACU-Advanced是行業首創的自主泊車產品AVP專用車載計算平臺,ACU能夠支持5路攝像頭,12路超聲波雷達,預留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接口。

蘇寧自主研發小Biu汽車布局車聯網
7月31日,蘇寧在第二屆蘇寧智能Biu+生態大會上發布了小Biu智慧屏Pro,以及全新的Biu+開放戰略,并與博泰車聯網、涂鴉智能等簽署Biu+生態戰略合作協議。其中,蘇寧智能終端公司總裁劉東皓宣布再次升級蘇寧智慧大腦Biu OS。基于此,蘇寧將布局車聯網領域,并推出自主研發的小Biu汽車。

地平線與一汽南京合作人工智能技術
7月23日,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南京”)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汽車人工智能、感知技術、高級輔助駕駛(ADAS)、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交互、軟件定義汽車等領域推動深層合作,形成全面、長期和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依托一汽南京在汽車制造領域的領先技術與開發經驗,與地平線在車規級 AI 芯片及感知軟件算法領域的雄厚實力,雙方將共同打造“紅旗·AI芯腦”芯算一體化 AI 平臺,重點圍繞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級別自動駕駛方向進行深度開放合作及聯合開發,服務一汽紅旗車型量產。

礦車無人駕駛公司易控智駕獲數千萬融資
礦用車無人駕駛公司“易控智駕”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戰略融資,投資方是閩西興杭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簡稱“興杭國投”)。興杭國投是A+H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的控股股東。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快露天礦無人駕駛系統的產品化進度,早日實現去掉安全員的7×24小時無人駕駛運輸運營,以滿足礦區安全高效的無人化作業訴求。易控智駕稱,他們已經有12輛無人駕駛礦用車在內蒙、新疆等地的礦區進行示范運營,示范運營里程超過2萬公里,運輸土石方數達到10萬方,今年底預計落地20臺車,明年底計劃落地50-100臺車。

千尋位置啟動大規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測
7月31日,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宣布,已于近日啟動業內首個高精度定位大規模路測,將在全國所有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高速路展開算法驗證。這標志著北斗高精度定位量產技術將在智能駕駛領域大規模落地,為智能駕駛提供時空智能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同日,千尋位置宣布“全國一張網”再次升級,在之前已能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的基礎上,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同步全覆蓋,為智能駕駛“鋪路”。首期大規模路測將為期近一年,測試車輛搭載千尋位置自研的時空智能算法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跑遍全國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高速路,針對不同天氣、不同海拔多場景進行測試,不斷驗證和迭代算法和服務。此前千尋位置已累計完成30萬公里的高精度定位路測。

國際動態

豐田整合并創建自動駕駛新公司
7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