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有一句全球人都會的意大利語……

雖然這是個段子,但足以證明披薩是全民皆知的美食。沒錯,風靡全球的披薩就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Napoles)誕生的!不過,當它被意大利移民帶去美國后,竟被改良成為了美式代表美食,并逐漸擴散到了全世界。
披薩的起源
披薩這東西在我們國人看來有種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既視感,我們中華美食紛繁復雜,什么好東西沒有,要吃一個餡兒都沒包進去的半成品餡餅?這披薩不就是馬克·波羅從中國偷學去的嘛~
這個呀,真只是個段子,大家聽個樂呵就好了。真正的披薩,可不是「大人物」會吃的東西呢!
真正的披薩,起源于 18 世紀。當時的那不勒斯是歐洲最大的城市,發展非常迅速。不斷有外來人口涌入,想在這里尋得一線生機。然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大批居民陷入貧窮。他們在忙于謀生的間隙,急需便宜又方便食用的食物來填飽肚子。
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街頭小販便將當時最易找到又廉價的奶酪、銀魚、羅勒葉和被美食家鄙視的番茄放在面團上,制作出了披薩的雛形「Lazzaroni」。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中,披薩一直與貧窮聯系在一起,被美食家嘲笑,連意大利在 1891 年出版的第 1 本烹飪書《L'Artusi》中都將它完全忽略。
直到意大利統一,披薩受到了當時瑪格麗特皇后的喜愛,由窮人的食物升級成為皇室可以享用的美食,這才慢慢翻身成為最能代表意大利特色的美食之一。
披薩都有哪些種類?
披薩這東西擴散到世界各地后,被改到面目全非。如今的披薩與當年的 Lazzaroni 相去甚遠。不管什么千奇百怪的食材,只要你想得到,都能往上放。至于好不好吃嘛,就看個人口味了。
按大小,披薩的尺寸有 9-12 寸不等;按餅皮,披薩有鐵盤披薩(Pan Pizza)和手拋披薩(Hand-tossed Style Pizza);按餅皮工藝,可分為機械制作和手工制作;按烘烤器械,又有電烤、燃氣烤和木材爐烤的區別。不過,總體來說,披薩可以分為意式披薩和美式披薩 2 種。
意式披薩
通常,意式披薩上層的食材(又稱頂料)不會太多,通常在 4 種左右,其中肉類不會超過 1 種。意大利人偏愛食材本身的味道,不會對頂料做過多加工,使用的醬汁也通常是用新鮮食材制作而成。因此,意式披薩的風味都相當清爽、自然。除了餡料,意式披薩的餅皮也全部是手工制作,因此「薄」成為它們與其他披薩最明顯的區別。
經典意式披薩
- 那不勒斯披薩

那不勒斯披薩(Neapolitan Pizza)就是最原始的比薩,其最核心的頂料就是番茄、奶酪、新鮮羅勒葉和特級初榨橄欖油。1984 年,意大利成立了那不勒斯比薩協會(Associazione Verace Pizza Napoletana ,簡稱 VPN),該協會是那不勒斯比薩的權威認證機構,會為那些使用正宗傳統工藝,符合條件的比薩店授予 VPN 認證。
如今的那不勒斯披薩有 3 種分型:
瑪利亞娜比薩(Pizza Marinara):頂料由番茄、大蒜、牛至葉、特級初榨橄欖油構成。

牛至葉
瑪格麗特比薩(Pizza Margherita):頂料由番茄、新鮮馬蘇里拉奶酪切片、新鮮羅勒葉、特級初榨橄欖油構成。

羅勒葉
特制瑪格麗特比薩(Pizza Margherita Extra):頂料由番茄,水牛馬蘇里拉奶酪切片,新鮮羅勒、特級初榨橄欖油構成。
- 蔬菜披薩

蔬菜披薩(Pizza Ortolana/Vegetariana)可以說是素食主義者的最愛,它的頂料通常有甜椒、小南瓜、茄子、小番茄、馬蘇里拉奶酪或番茄醬構成。
- 辣香腸披薩

辣香腸披薩(Pizza Salami Piccanti)的頂料有番茄醬、馬蘇里拉奶酪和辣味香腸。對于無辣不歡的人來說,這種披薩比傳統的那不勒斯披薩更美味。
- 4 種奶酪披薩

4 種奶酪披薩(Quattro formaggi)的頂料有貢左拉奶酪、馬蘇里拉奶酪、帕爾馬奶酪和斯卡摩爾扎奶酪 4 種。如果你嗜奶酪如命,那么這款就一定不能錯過。
- 羅馬披薩

羅馬披薩(Pizza romana)與那不勒斯披薩的餅皮有些區別,它的餅皮中會加入少許橄欖油,口感更加的酥脆松軟,吃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掉渣渣。這種披薩幾乎沒有厚厚的披薩邊,還會故意烤焦一點。頂料各式各樣,通常也會被叫做切片披薩(Pizza al taglio)。
- 西西里披薩

西西里披薩(Sicilian Pizza)也稱為「Sfincione」,它與美式深盤披薩(deep-dish Pizza)相似,有著厚厚的餅皮,但餅皮非常松軟,像面包一樣。它的頂料通常使用番茄、洋蔥、鳳尾魚、香草和西西里特有奶酪「Caciocavallo」。
美式披薩
美式披薩與意大利將披薩作為正規餐廳的主菜不同,而是以快餐為主。因此,機器壓制的美式披薩餅皮通常更厚,與意大利「薄餅」式的餅皮相比更像面包。食材上,美國人本著肉越多越好,頂料越豐富越好,醬料越濃郁越好的原則,在意式披薩的基礎上做出了許多改良。不過,隨著現代人口味的改變,美式披薩也推出了許多薄餅披薩。
經典美式披薩
- 芝加哥披薩

芝加哥披薩(Chicago Pizza),通常也被稱為深盤披薩。上世紀初期,芝加哥的意大利移民四處尋找可以緩解思鄉之情的那不勒斯披薩。看到商機,艾克·瑟威爾(Ike Sewell)沒有模仿那不勒斯披薩,而是創新出一種與傳統不勒斯披薩截然相反的披薩種類。芝加哥披薩不僅餅皮厚,頂料排放順序也與傳統意式披薩相反,先是奶酪、肉(香腸、碎牛肉、意大利辣香腸)、蔬菜(洋蔥、青椒、蘑菇),而將厚厚的碎番茄醬鋪在了最上面。
- 紐約式披薩

紐約式披薩(New York-style Pizza)是美國最著名的區域性披薩之一,也是那不勒斯披薩的變種。它的頂料與那不勒斯披薩一樣,不同的是它的餅皮很薄很軟,整個披薩的尺寸很大,通常都需要將披薩角對折起來吃。
- 加州披薩

加州披薩(California Pizza)又被稱為美食披薩(Gourmet Pizza),以其獨特的頂料聞名,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種披薩最早是 80 年代初由大廚埃德·拉杜(Ed LaDou)發明的,他將意大利乳清干酪、紅辣椒、芥末醬和肉醬放在了披薩上。沃爾夫岡·帕克(Wolfgang Puck)非常喜歡他的這種披薩風格,邀請他到自己新開的 Spago 餐廳上班。拉杜在這里又創新出上百種披薩。
- 底特律披薩

底特律披薩(Detroit-style Pizza)與深盤披薩相似,但會有一層薄薄的酥脆表殼,餅皮雖然厚實卻外酥內軟,頂料通常會放上番茄醬、意大利辣香腸蘑菇、橄欖和奶酪塊,還會將奶酪灑在披薩邊緣使其形成一圈焦香的邊緣。
- 希臘披薩

希臘披薩(Greek Pizza)是由美國的希臘移民創造的,其特點是幾乎油炸的皮底,餅皮耐嚼,厚度介于薄皮披薩和深盤披薩之間。頂料通常有黑橄欖、紅洋蔥、白色碎塊菲達干酪(feta cheese)。
除了這些比較經典傳統的披薩類型之外,還要許多新奇的類型。
比如,把配料放在法棍面包上就變成了法棍披薩↓↓↓

把配料放在切開的貝果上就成了貝果披薩↓↓↓

壽司不要卷起來,用油把米飯炸一下,就成了壽司披薩↓↓↓

把披薩餅皮卷起來變成筒狀,里面填滿上餡料就成了披薩筒↓↓↓

以上就是世界范圍內最最常見的披薩類型啦!什么?榴蓮披薩屬于什么種類?!這……

披薩雖然源自意大利,但當它遇到更會吃的中國人,已經不能算一種正宗的意大利美食了。我們國家大部分知名的披薩店也都屬于美式快餐的形式,披薩的餅皮自然是機器壓制的美式厚皮披薩。至于上面的頂料,為了更加迎合國人的喜好,許多口味都是我們自創的。
沒錯!國人最愛,風靡全國的榴蓮披薩,就是我們自己的!什么香辣小龍蝦披薩、水果什錦披薩、酸奶水果披薩、烤鴨披薩、新奧爾良披薩等等等等,這些披薩,可以說只有我們這才能吃到!
披薩嘛,哪里有那么多規定,喜歡什么往上放什么就是了!那么你最喜歡吃的是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