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瑞銀投資者觀察》報告中,瑞銀首次對中國高凈值女性的財富觀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中國內地女性比全球女性更主動參與財務決策。
主要研究結果:
• 在全球受訪女性中,58%會將財務決策的主動權交予配偶;在中國內地只有14%。
• 49%受訪中國內地女性專注于處理長期財務,37%與配偶共同作出財務決策,遠高于全球的23%及19%。
•受訪中國內地女性大多相信自己將會比配偶更長壽(73%)。
• 91%的受訪喪偶和離異女性鼓勵其他女性在個人理財上更積極。
•中國內地年輕女性更傾向改變現狀,僅25%的受訪者表示將財務決策權交予配偶。與全球各市場相較,比例最低。
《瑞銀投資者觀察》報告著眼于高凈值女性的財富觀,并首次將中國內地女性納入調研范圍。調研涵蓋了全球11個市場,包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巴西、德國、墨西哥、新加坡、瑞士、意大利、英國及美國,共計訪問了近4400名已婚、喪偶及離異女性,包括超過400名中國內地女性。
中國女性為什么更愿意掌握家庭財權?
研究顯示,超過80%的中國內地女性已非常投入管理自己的短期財務事宜,成功承擔起短期財務管理職責,包括管理日常開支(88%),支付賬單(86%)以及參與大額購物決定(83%)。
在長遠財務決策上,超過半數的全球女性仍傾向于交由配偶做決定(58%),然而中國內地女性則一反傳統觀念,顯得獨樹一幟:僅有14%的受訪女性表示會讓丈夫主導決策,在所有受訪市場中是比例最低的。
同時,多達86%的中國內地受訪者會與配偶共同處理長遠財務決策甚至擔當主導角色,是所有受訪市場中比例最高的。其中,49%的受訪者表示“由我主導”,37%表示“共同做出決策”,遠高于全球的23%及19%。
全球大部分地區女性的壽命持續延長,她們需要為更長遠的未來作打算。專家預測,一些國家的女性平均壽命可能會超過90歲。在中國內地,73%的女性相信自己將比配偶更長壽。
有鑒于此,女性特別重視她們的長遠財務需求。舉例來說,四分之三(75%)的中國內地女性表示保險規劃是她們的首要考慮。每10名女性當中有7名表示,長期護理和退休規劃也是非常重要。
瑞銀財富管理中國業務主管呂子杰女士表示:“這是我們首次通過數據來印證中國內地女性的財富觀。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中國內地女性展現出越來越獨立自主的一面,‘她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不僅僅體現在她們的消費觀,更重要的是她們更傾向于掌控自己的財富。她們已經普遍意識到未來女性壽命較男性更長,同時意識到長遠財務規劃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會對自身的保障、退休及醫療等方面未雨綢繆。我們建議女性應盡早對她們當下和未來的生活,為自己及家庭在不同階段做好財富規劃和保障。在疊加疫情的大環境下,這變得尤其重要。”
中國年輕女性更積極參與財務決策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受訪的11個市場中, 大部分年輕女性竟然較年長一輩更愿意將投資和財務規劃事宜交由配偶決定。越年輕的女性越傾向表示自己肩負比投資和財務規劃更迫切的工作。她們更傾向相信,配偶在長遠財務決策上比她們懂得更多。新加坡年輕女性交由配偶做財務決策的比例最高。
相對于其他市場, 中國內地年輕女性更傾向改變現狀。在50歲以下的女性當中,有51%選擇交由配偶作決策,相比之下,只有25%的20–34歲女性會做同樣選擇,是在所有受訪市場中比例最低的。
女性把財權交給配偶的原因是什么?
促成某些市場的女性將長遠財務決策交予配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她們肩負其他更迫切的工作、對長遠財務沒有興趣,甚至是因為被配偶勸阻。
在中國內地,14%受訪女性表示會讓丈夫主導財務決策,而當中多達93%的女性認為她們的配偶比自己更懂得長遠理財,這正是她們選擇讓丈夫主導財務決策的主要原因。此外,專注于其他事務(84%),以及配偶是家庭的經濟支柱(83%)也是兩大原因。
相比之下,參與共同決策的女性受訪者則表現出更多自信與較少焦慮。96%的女性表示,如果配偶出了什么意外,自己可以清楚掌握家庭財務狀況。如果可以重新開始,經歷喪偶和離婚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在結婚后更積極地參與長期財務決策。值得注意的是,最大力鼓勵女性采取積極行動的是中國內地女性。當中多達100%曾經歷喪偶和離婚的受訪者表示希望當初自己能更積極參與長遠財務決策。
瑞銀證券財富管理部主管高慧女士表示:“我們建議女性關注長期投資及分散風險的重要性。鑒于女性在社會中的獨特角色以及她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敏銳觸角,可以考慮將可持續投資納入投資組合。”
來源:金融時報綜合巴倫周刊、Bank資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