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用一種相對錯誤的方式生活著,那就是極度關注自己家庭以及生活之中的每一件事,而且有超乎正常的控制欲。
比如怎么安排家務,怎么做飯,怎么照顧親人,親人應該怎么學習生活,親人應該怎么吃飯等等,甚至連細枝末節都不放過,就像親人外出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怎么樣和別人打招呼,這些事情他都考慮在內。

這就是女性強烈的控制欲,而這種控制欲不僅折磨著成年女性本身,也折磨著她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家庭控制癥”患者。
有一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
很多女性過于感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對于男性不分擔家務這件事,她們一直很不滿,但是當男性開始做的時候,她們經常變得刻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為男性做的完全不對。
因為在一個過度追求完美,又少有安全感的女性心中,你做的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不能令她滿意的。
而且據調查顯示:很多女性常常擔心伴侶或者家人,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而擔憂。
比如說,她們更愿意把家務活交給自己的孩子干,因為可以約束孩子,讓孩子按照她所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做,當這種“家庭控制癥”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即便身邊的人對她妥協,但是讓她感受到依然是壓力重重。
對于控制欲太強的女性來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想要做到完美,即便給很多人帶來了壓力和痛苦,但也很難改正這種錯誤的控制欲。
原因是因為她總覺得身邊的人一旦離開了她的要求和監管之后,就會變得不正常,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所以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女性,當她們身邊的人要短暫的離開一下時,都在叮囑對方“不要忘記吃早餐”,“吃飯的時候要少喝一點飲料|”,“如果是切開的水果,就不要再放進冰箱”,“女孩子中午睡覺的時候把窗簾拉上”等等一系列瑣碎的要求。
一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有一位醫生,同時也是四個孩子的母親。
有一天,她的丈夫答應幫她分擔一個星期的家務,她非常興奮,但還不到一天,她的家庭控制癥發作之后就徹底崩潰了,甚至打電話給工作單位,說自己不能正常上班了,需要處理一些緊急情況。
原來只是因為她丈夫去雜貨店買東西時,將廚房的食物放錯了位置,而且還將一袋薯片放進了冰箱。
當一個女人在事無巨細的管理著家庭,甚至想要企圖控制一切的時候,這種追求完美的心態會讓她上癮,會導致她出現各種不正常行為。

這個就是問題的存在,那么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問題呢?有心理學家研究出來這樣一種結論:要從出生時兩條x染色體開始談起。
小女孩平時看到的東西都是一些娃娃,烤箱,茶具,玩具之類的東西,這些玩具會在無形之中激起對于未來角色的想象,女孩會在潛意識之中進入這種角色。
所以在二十多年之后,當女孩真正成年,便活成了曾經游戲中的角色,比如說小女孩在玩布娃娃的時候,她實際上就是扮演未來照顧別人的角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反之,像男孩子玩的模型玩具,則是鼓勵他們解決問題,成為獨立創新的學習者。
不管問題如何形成,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存在。
過分謹小慎微的行為,雖然讓自己相對滿意一些,但是也會帶來痛苦,所以每一個成年的女性都需要去除自己過分的控制欲,從過分追求完美的世界中解脫,讓自己的內心多一些輕松和舒適,也給身邊的人多一些自由和隨緣。
不要自以為失去自己的控制事情就會失態,有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或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就像讓你的丈夫帶著兒子單獨出游一樣,他們生活得同樣會很好,說不定會更開心,因為失去了你的監管。
像這種過分追求完美的控制欲,來源于對于自身能力的錯誤認識,很多人總以為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可是到頭來,你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么多的事情,而且經過你監管的事情,未必會更好。
所以說,大膽放手讓別人去做,讓別人去嘗試,這樣才會有好的結果。
文|今夜文學
為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文學的歸宿,用文字與您溫暖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