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貴的輪胎自然有貴的道理,沒有花錢的不是。
許多普通老百姓都認為汽車行業水很深,但其實輪胎設計的技術層面而言,從原材料、輪胎花紋以及獨特的配方都是可以展現它貴的原因。 那便宜的輪胎是不是一定就不如價格更高的輪胎呢?其實不然,不能肯定的說貴就是好。

一、品牌
產品的價格差異第一是從品牌上體現出來,例如拿225/60R16這個規格尺寸來講,老百姓口中耳熟能詳的米其林PRImacY 3ST系列,官方銷售價格將近900元一條。但同型號的國產品牌玲瓏售價300元一條。如果換做某些不知名小廠品牌的輪胎恐怕貴的輪胎可以買小廠四條胎了。
二、原材料
排除品牌,每個廠家輪胎本身的設計取向也有區別的,根據輪胎性能的要求,廠家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配方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就像是咱們大家吃方便面加香腸與不加食材的面條,吃到嘴巴里面感覺就是不一樣。原材料的供應商方面,輪胎的主要制造配方雖說都是天然橡膠絕大部分從東南亞進口,但合成技術差異較大。像鋁制品制造業一般,例如6061、6069、7075等。雖然看上去不過是個代號的區別而已,但從材料性能和價格也存在差異空間,就不一一舉例。
三、產品設計
上面兩點介紹了,品牌制造商與原材料的差異,但這個輪胎工藝流程也不是咱們吃火鍋似的一頓燙沾沾料就能下肚子。這其中還不可或缺廠商對研究人員下定產品性能取向,再通過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一步步進行探索嘗試,才能選出最合適的配方。
四、花紋設計
再排除橡膠原材料研究配方,產品的花紋設計也是有講究的。好比如大家鞋底的花紋,這輪胎的花紋可不是隨隨便便想咋劃就咋劃的,這與能否讓輪胎對路面抓地力、排水性以及可能產生的胎噪密切相關。輪胎的噪聲主要來源于輪胎花紋產生的泵浦噪聲,輪胎在滾的過程中,花紋溝槽里面空氣會受到擠壓,然后釋放出來,就會出現噪聲。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這種情況發生,輪胎廠商往往會使用更淺更窄的花紋溝槽。與此同時,為保證輪胎充分的排水性,花紋溝槽的寬度又不能太淺,這個時候就非常考驗廠家技術人員的專業性了。
總而言之,輪胎品牌、生產材料與產品設計一系列的因素都會對商品價格產生影響。但輪胎并不是買的越貴越好,例如某些特殊的輪胎設計取向比如防爆胎,雖然在爆胎后依然能繼續行駛,但在日常行駛中缺點是比較明顯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胎噪。
輪胎檢查小知識
1、導水槽的預警線:如今制造的輪胎上面大多數都是有預警線的,就是在車輪導水槽向上的3毫米位置。當預警線和輪胎的胎面持平的時候你就要更換輪胎了,因為輪胎已經磨損的非常厲害,隨時會爆胎。
2、觀察輪胎側壁:輪胎的側壁很好看出來,就是上面會有裂紋,即使是小的裂紋也要重視,大的那就更不必說了。因為這個小小的裂縫很容易導致輪胎漏氣,甚至爆胎危及到安全。
3、觀察輪胎表面:輪胎的表明也能反應輪胎的磨損,尤其是車輪上有鼓起的包,這多數都是由于經常上下馬路牙子導致的。很多人有時候沒注意或者即使看到了也覺得是小問題,其實這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夏天高溫的情況,極易爆胎!

小建議,希望各位車主日常行車過程中要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程度與胎壁是否存在破損和鼓包,一定不要心疼錢包以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