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了,想借著春節假期出去轉轉,想來想去就想到了去四川看看,這是我第一次計劃去四川。
一早就從北京出發了,因為臨近春節放假,出京的車非常多出京方向的高速很堵,當車開出北京市界的時候已經中午了,接下來就是趕路,在夜里23點時才趕到了西安。
西安也是第一次來,安排第二天(1月26日)在西安轉轉,秦始皇兵馬俑沒有去看,這也符合我通常不去知名景點的風格,而是選擇了陜西博物館。到一個地方選擇當地的博物館便成了我一個不成文的要求,以至于去日本的時候還抽出時間去了東京的博物館和京都的博物館,雖然里面陳設的大多數是在我們國家博物館中常見的一些文物。話說回來,陜西的博物館還是值得一去的,建議請博物館的導游講解會更好。
1月27日從西安出發前往九寨溝
從西安出發不久就開始穿越秦嶺了,為什么說是穿越而不是翻越呢,因為高速的修建,現在過秦嶺已經不用翻山越嶺了,秦嶺的隧道群縮短了行車的里程,但是卻失去了很多的風景。唯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經過了很多很多的隧道和很多很多的橋梁。
西漢高速公路從秦嶺腹地“穿堂而過”,橋隧相連占全線的66%,多集中在戶縣至洋縣間這140多公里的秦嶺山區,特別是秦嶺Ⅰ、Ⅱ、Ⅲ號隧道組成的17多公里的隧道群,是西漢高速的一個亮點,我在秦嶺隧道管理中心工作一段時間后,更加領略到隧道群的風采與韻味。
中文名:秦嶺隧道群 全線橋梁:540座 隧道:136座
秦嶺隧道群穿越了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可謂一洞穿南北。在秦嶺一號隧道的北口時,還是北方的天,北方的水,北方的人和北方的植物。而只需經過十多分鐘到達秦嶺三號隧道的南口時,你看見的便是南方的天空與花草,就連當地的民眾也操著四川口音了。短短18多公里的穿越,南北兩景觀。高速人創造的奇跡,確實讓人嘆為觀止。
穿越了很多的隧道和很多的橋梁,再穿過飛仙關隧道,經過嘉陵江特大橋后,到達了四川省的廣元市。從廣元市前往九寨溝走的是國道212,“這是一條中國最爛的國道”我當時邊走邊說,因為道路窄而且彎道多,依山傍水,非常危險。
依山傍水的道路已經風景很美,但是我當時就想著趕路,彎道多得多到我頭疼。
過來傍水山路8萬道彎,其實還有更遠的路要在夜間趕了。眼不見心為凈,倒也不害怕了。
天漸漸暗下來了,已經感受不到道路的崎嶇,因為看不見更遠的前方。中途看見一輛車停在路邊,我以為對方遇到了困難,就趕緊過去了解情況。對方也是前往九寨溝的,我給對方一臺對講機,這樣我們一路好前后通話方便。就這樣兩輛車,兩輛相互不認識的兩輛車,一直在漆黑的深山路上開到了九寨溝。這段路是非常險峻的,而且中途有很多的塌方,正是因為黑夜看不見路邊的懸崖與深溝,才無所畏懼地開到了目的地。
當晚入住九寨溝的一個連鎖酒店,在辦理完入住手續后,媳婦發燒了,這個發燒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游覽九寨溝都沒有消退。
九寨溝到了
1月28日(農歷臘月二十八),九寨溝景區內游人很少,我們不用怎么排隊就登上了景區的大巴車。
景區不讓自駕車進入,只能乘坐景區的收費中巴車。
雖然是冬天,九寨溝的水依然是那么的富有。
景區內道路沿途的一些藏民開設的住宿接待場所
能夠到達的最高處一處湖,海拔高度也就3100米,如果跑幾步就能感受到氣喘吁吁。
冬天的九寨溝并不好玩,因為樹木都不綠了,水也不多了。在幾個站點下車游覽了幾個海子,這里的水確實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沉積多年的樹干。
游覽車送游客到最高處的一個景點,游客想多往前走幾步去看看遠處的山時,卻被當地人喝止了,游客心里不爽趁早都上車往回走了。九寨溝給我的印象并不好,乘車下山離開。
從九寨溝經平武縣回廣元市
有了來時的經歷,回去時不能再走G212了,決定過九寨溝縣后右轉走部分G247及部分省道205經平武縣回廣元市。這是一條不錯的路線,雖然是冬天景色依然不錯,沿途還有金絲猴和大熊貓的棲息地,還經過了白馬藏族自治鄉,沿途村莊里的房子上都有一個月亮形狀的屋脊。
遠處山頂的白色就是雪山
回頭望去,這確實是一天不錯的自駕游路線,但各個景點距離很遠。
過了這道門就出了阿壩藏族自治州九寨溝,進入了綿陽市。
背陰處的道路都是積雪結冰的路面,下坡路段靠路面擺放的一些稻草防滑。
到處有這樣的提示
這里是大熊貓的自然棲息地
如果是夏天來這里,路上也許會遇到金絲猴。
回頭望去,這確實是一天不錯的自駕游線路,但是仔細看看上面的距離,我還是要謹慎地考慮了。
過了這個門就開始一路下山了,經過平武縣時發現凡是有平地的地方都擺滿了麻將桌,牌友們都是提著開水壺參戰的,這令我這個北方的人感到非常的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