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后,近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再次強調了這一點。在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增強適應性”,對于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當眾多職業培訓機構還在忙于思考如何緊跟時代增強適應性之時,多年來專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中職通教育已在這一點上獲得了先發優勢。中職通相關負責人表示,透過前沿實戰型的課程體系、三師伴學體系、個性化職業指導體系、創新融合的科技賦能體系,中職通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的需要和公眾對多樣化、高品質教育的需要。
增強適應性,是新時代的需要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國家立足當下國內外發展形勢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謂職業教育適應性,歸根結底是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的需要和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品質教育的需要。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直接。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緊迫。然而,當前社會上的職業教育課程與經濟發展有些脫離的問題仍然存在,人才培養與實際使用相對脫節的情況沒有根除。職業教育需要緊貼市場發展需求,供應數量充足、層次適配的技術技能人才,加快形成人力資本提升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當前成人教育需求呈井噴之勢。騰訊研究院數據顯示,成人職業培訓市場規模于2020 年突破6500 億元。如果算上非職業類教育,成人教育市場或已突破萬億規模。成年人的學習和成長意愿和主動性都在大幅度提升,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想要成為“斜杠青年”,以求在職場上謀得更多的職業機會,其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只有適應產業發展以及公眾的多元化需要,職業教育的價值才能最大化發揮。
適應產業發展,深耕實戰型教學
人才教育如何適應產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中職通瞄準的目標,并以“學以致用,人人出彩”為理念構建自身教研開發體系。中職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其核心教研團隊擁有十余年教研開發經驗,同時整合資深一線產業實戰導師,對各學科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深度的鉆研和建設。資深開發團隊加上一線實戰導師,確保課程產品與時俱進、有效落地,持續推進教育產品創新。
據了解,目前中職通已針對職業技能、職業資格及學歷進階三大類別推出學科品類豐富、課程形態多元、知識技能體系完備的前沿實戰課程,涵蓋語言、IT、原畫、影視后期、3D建模、財會、教資、學歷等領域。
除了在課程研發上發力,中職通還基于學員個人特點與行業實際,為學員提供量身定制的職業指導服務,幫助學員將自身成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中職通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幫助每個人更好地學以致用,創造自我價值,真正實現人盡其才”。
適應用戶需求,打造便捷高效學習體驗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行業迭代、知識更新加速,不確定性及變化令人們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感到焦慮不安,公眾對學習的需求也因此提升。此外,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自驅力增強等因素也在強化成人學習的意愿。然而,成人學習面臨著不少阻礙,如何系統地支持成人通過高效學習提升自我,解決公眾的痛點,便考驗著職業教育機構的功力。
為了解決成人“自由時間少”和“學習需求大”之間的矛盾,中職通自主開發在線課堂系統,采取線上直播+錄播授課模式,支持手機、電腦、平板多終端一鍵學習,便于學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除了讓學習變得更加便捷,中職通還多方向發力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聚焦學習全過程,打造“導師授課+助教輔導+班主任督導”三位一體教學服務體系,從輸入到輸出,覆蓋“教、學、練、測、評、伴”的完整學習閉環,保障學習效果。同時通過AI智能技術,記錄學員的學習行為軌跡,監測學員學習效果,優化學習路徑與課程設計。
產品和服務牢牢把握適應產業和用戶這一核心,中職通構筑起差異化競爭壁壘,并得到了業界認可。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培養教育基地考試報名點授權、2019 年全國職業教育評選先進單位、2020 年度京東教育最佳合作伙伴等各類獎項進一步佐證了中職通的市場競爭力。據悉,中職通還與全國50 多所高校、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協同育人,持續為新經濟輸送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