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
首先是見醫生難,想掛一個心儀的醫生號,真不容易;接著是見到醫生后,和醫生說話難,病人太多,醫生太忙,就診過程中醫生能跟你交流的時間差不多5分鐘左右,而且溝通還存在一定的障礙……
基于這種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們有沒有機會改善呢?
有!
只要你能夠注意一些細節,你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讓醫生對你心生好感,從而給予你更多的關照。
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技巧,讓你成為一位能讓醫生瞬間喜歡的患者。
// 這些細節可以為你加100分
去醫院之前,準備好醫生要看的資料,比如過往的病歷、吃的藥物列表、影像資料等,尤其是拍的各種CT、核磁,一定要帶原始的片子,不要只帶診斷報告!不然醫生無法準確判斷,甚至要求重新拍片子,反而浪費你的時間。帶足資料,并按照類別、時間順序整理好,會讓醫生感受到你是一個有條理、有準備的人。
對你+20分
了解為你看診的醫生姓名,專家號一般大家都會記住專家的名字,而普通門診可能會忽略,我建議最好看一下,普通診室的門口會掛有醫生的信息。進門之后,面帶微笑,主動加上醫生的姓氏,跟醫生簡單問候:“王醫生您好!”別小看這句加了姓氏的問候,相比“醫生好”,更體現了你的用心,拉近了和醫生的距離。
對你+20分
就診過程中,千萬不要問個不停,更不要開啟杠精模式:“我查了百度,好像不是你這樣說的欸。”“我覺得我應該是什么病。”這樣的后果是,你只會被醫生的專業術語直接碾壓,招致醫生反感。要知道,一個能獨立出門診的醫生都是至少有10年醫學的教育和臨床實踐經驗,再怎么也比你專業吧?記住,選擇相信醫生比選擇懷疑醫生,對你個人的獲益更大。
如果你想問醫生問題,最好能提前寫下來,也防止自己就診過程中由于緊張而忘記。相比問各種問題,更重要的其實是你能夠準確而客觀地描述自己的癥狀,讓醫生清楚地感受到你的身體情況。
對你+20分
特別提醒,盡量不要拿別的醫生來做對比:“某某醫院的醫生說得跟你不一樣。”你想啊,同行之間比較本來就不禮貌,你這么一問,置醫生于何等尷尬境地,醫生到底是說對方不對呢,還是說自己不對呢?不僅讓醫生處境為難,還強烈地感受到你的不信任。
如果你真的遇到這種情況,內心疑惑,可以這樣說:“王醫生,我非常認可您對我疾病的判斷,但是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困惑想咨詢一下您,我這個不是XXX吧(XXX代表另外一個醫生的觀點)?”這樣既肯定了醫生的專業,也能巧妙讓醫生回答你的問題。
對你+20分
就診不要插隊,拿完藥、取完報告之后,如果要找醫生,不要中途闖進去,一來打擾別的患者就診,二來會打亂醫生的思路,建議等診間里的患者結束后,再進門詢問醫生,“王醫生,抱歉打擾您了,我的報告出來了,麻煩您幫我看一下可以嗎?”有禮貌,醫生絕對喜歡你。
對你+20分
做到以上,你就是醫生眼中的100分患者。
其實,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整個就診過程,如果想讓醫生對你有好感,你需要做得很簡單,那就是:對醫生禮貌,給予醫生尊重。只要你這樣做了,你也必然會得到醫生的禮貌和尊重。
醫患之間哪有那么復雜,學會有效溝通,便可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