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大多數家庭都會開啟家中的空調為自己“續(xù)上一命”,在使用空調的時候,肯定很多人都會發(fā)現這么一個現象,就是空調制冷過程中不斷地有水流出來,并且這些水還十分的冰涼,那么這些水是怎么形成的?能否作為生活用水使用呢?
想要知道這些水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就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空調的工作原理。
空調制冷原理
首先我們要明白,空調制冷并不是直接利用電能制造出冷氣,而是空調利用電能將室內的熱量搬運到室外,從而使室內的溫度降低,“冷”并不能被憑空制造出來。正是由于空調只能起到熱量搬運的作用,所以空調必須有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掛于室內的空調掛機,另一部分就是置于室外的空調外機,這種“里應外合”的設計才能夠實現將室內熱量轉移至室外。
室內和室外的熱量轉移需要一個介質,這個介質就是空調中的制冷劑,制冷劑有一些特殊的性質,就是制冷劑在壓力較大時很容易液化,壓力變小就很容易氣化的物質。在這氣化以及液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吸熱放熱,從而完成熱量的搬運過程,達到制冷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加壓則由空調外機中的壓縮機來負責,而釋放壓力的部件則由膨脹閥控制。
空調工作模型
在制冷過程中首先空調外機中的壓縮機會將制冷劑進行壓縮,壓縮后的制冷劑會被液化,同時會釋放大量的熱量,而這些釋放的熱量也會被空調外機中的風葉片吹出,散去熱量,這也是為什么夏天空調外機吹出的風都是熱風的原因。之后這些液化后的制冷劑會被傳輸至室內掛機中的蒸發(fā)器當中,這時膨脹閥會釋放壓力,壓強變小,制冷劑便會蒸發(fā)氣化,氣化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因此導致室內掛機內的蒸發(fā)管溫度下降,室內掛機吹出的風首先會掃過蒸發(fā)管,熱量被吸收走,于是吹出來的風便是冷風。
之后蒸發(fā)氣化的制冷劑又會流出至室外,重新進行壓縮,繼續(xù)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空調制冷循環(huán)過程
空調冷凝水的形成原理
通過上面的描述,你應該已經明白了空調的制冷原理,那么再理解空調中流出來的水就方便得多了。如果是夏天使用空調制冷,那么這些水實際上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而形成的。
我們知道空氣中含有很多水蒸氣,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水越容易蒸發(fā),空氣中所含的水蒸氣也越多(這也是為啥冬天皮膚容易干燥,因為冬天空氣中水分少)。空氣中的這些水蒸氣遇冷則會發(fā)生物理變化逐漸液化,空調掛機中發(fā)生的也正是這樣一個過程。
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冰冷的飲料后在表面液化形成小水滴
室內的空氣吹過冰冷的蒸發(fā)管,氣體溫度下降的同時,氣體中的部分水蒸氣也會冷凝,逐漸積累下來便形成了液滴,最后流出來。所以空調中流出來的水便是室內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
有些人可能就要問了,明明家里的空調是在室外流出來的水,怎么是室內呢?實際上這是由于室內空調掛機會引出一根水管,這根水管一般會跟隨其它管道一起接到室外,所以其實這些水是室內形成,然后再順著水管流到室外,另外如果制冷的溫度設定的越低,產生冷凝水速度也會越快。
如果你這根管子沒有接好,留在了室內,就可能要和下面這個網友一樣,在室內不斷地用桶將這些水接好。
這些水能拿來使用嗎?
可能有些人著看這些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不利用好的話感覺很浪費,那么如果要利用的話這些水是否干凈呢?其實知道這些水的來源,這個問題我們心里大概就明白了。
一般來說,這些水并不干凈,首先空氣中本身就含有一些灰塵,甚至是一些細菌,這些物質都有可能隨之進入冷凝水中;其次,這些冷凝水都是首先附著在蒸發(fā)片中然后再聚集并流下來的,空調本身的清潔程度對水有很大的影響,對于長久未進行清洗的空調,衛(wèi)生則更加堪憂。因此空調中流出來的水千萬不要飲用,也不要拿來清洗食物。
空調中形成的冷凝水一般是呈中性的,如果要使用的話,在空調衛(wèi)生相對較好的情況下產生的冷凝水,用于澆花或者沖洗廁所是比較好的選擇。
最后
由于空調制冷狀態(tài)下,室內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會逐漸冷凝液化,從而導致室內變得干燥,這也是為什么在空調房中睡一晚之后有些人會出現喉嚨干燥的原因,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在室內使用加濕器定時補充一些水分,或者在空調房內放置一盆水,也能夠起到一定補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