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過葡萄酒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基本每一瓶葡萄酒的底部都會有一個很深的凹槽。有人說:這個凹槽越深,酒的品質就越好。也有人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個凹槽是偷減酒容量的!
所以,問題來了,這個葡萄酒的凹槽真的是辨別品質?或者是商家用來缺斤少兩的?還好,老于的朋友就在酒廠工作,所以,今天咱們就聽聽內行人的講解,看看這個葡萄酒的酒瓶底部為啥非要弄一個凹槽!
一、有利于轉瓶
早期的葡萄酒是需要定期滾動一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酒液的二次發酵。一般來說,每天要轉動兩至三次左右,每次轉動30度圓周式滾動。如果每次都用手擰著轉動太費事,所以便把酒瓶的底部設計成凹槽的樣子,轉動時插入滾軸即可。
二、有利于沉淀
眾所周知,早期的釀酒技術是比較落后的,就算再頂級的葡萄酒,也會有少量的沉淀物,至于品質一般的葡萄酒沉淀物更多。而在酒瓶的底部設計一個圓錐形的凹槽,可以讓沉淀物沉淀在酒瓶的底部,就算把酒瓶橫起來呈90度倒酒,沉淀物也不會被倒出來。
如今,雖然釀酒技術提高了,但對于長時間存放的葡萄酒依然還是會有沉淀物的存在。而如果我們在喝酒時,酒中含有酒渣,雖說不會影響酒的品質,但卻會影響喝酒人的雅興。
三、有利于運輸
在以前,當大批量運輸葡萄酒時,一般會將前一瓶葡萄酒的凹槽對接下一瓶葡萄酒的瓶口,就像貪吃蛇一樣。這樣疊加在一起便于穩固,不會出現酒瓶滾來滾去,從而碰碎酒瓶的情況。雖說,現在運輸葡萄酒都有裝在木箱中,并且有卡扣固定,但底部凹槽處的瓶底曲線,同樣也會增加瓶子自身的穩定性。要知道,瓶身晃動太厲害,會引起漲塞,會嚴重影響酒的品質。
四、有利于增強結構
將酒瓶的底部設計成凹槽的樣子,可以增強酒瓶自身的結構,具有更大的耐壓能力。眾所周知,葡萄酒在裝瓶后還要在發酵一段時間,而發酵所產生的氣體便會形成一定的壓力。而凹槽的設計,可以增強瓶身的耐壓能力。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無論是我們現在喝的起泡酒,還是罐裝的啤酒,底部都是設計成凹槽的樣子,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耐壓!
五、有利于瓶身的穩定
其實,不管是葡萄酒還是白酒、啤酒,底部的凹槽可以使酒瓶自身更加的穩定。因為,酒瓶是用玻璃做的,非常的光滑,如果是平底的很容易滑動摔倒,而凹槽的設計,就算桌面不平,也不會出現放不穩的情況。
六、有利于客戶的感受
葡萄酒有著獨屬于自己的酒文化,尤其是在倒酒的環節上,倒酒者要用大拇指扣緊在酒瓶的凹槽內,其余的手指用來扶穩瓶身。這就是紅酒最專業,也是被認為最優雅的倒酒方式!因為這樣可以避免擋住酒標,而且在倒酒的過程中,還能讓客戶更好地看到酒款的信息。
關于凹槽的誤區
1、凹槽越深酒的品質就越高?這明顯是錯的!因為,凹槽的深度和酒的品質沒有太多關聯,只能說有凹槽的存在,有利于起到上述幾點的作用。
2、凹槽是商家缺斤少兩用的?其實,每一瓶酒都貼有標簽,上面明確標記著酒的容量是多少。再者說了,制造酒瓶的廠家,也是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來執行的,瓶子多大,裝多少酒是有規定的。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喜歡今天分享的內容,請幫忙點贊、轉發、收藏;如果哪里說得不對,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指導,你的點評就是我最大的創作動力!最后,感謝你的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