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退休制度建立多年。政策制定之初,人均壽命還達不到現在的情況,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壽命已經超過77歲。毫無疑問,隨著科技、醫療以及生活水平的進步,這個人均壽命還可能繼續增長。
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為了讓老人們更好地養老,國家不僅每年都給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各地還給予老年人不少補貼。今天這期話題,我們重點梳理一下,各地匯總看,至少有4類補貼,是專門為老年人設立的。當然了,因為各地規定以及補貼設置是不一樣的,都是當地有關部門結合本地情況設定,因此具體要以當地規定為準,這些待遇并不是全國性統一的一個標準。
首先第一類補貼就是獨生子女獎勵費。這個大部分地區都有相關的待遇,這個待遇有的是一次性發放,有的是按月發放。以山東為例,山東省企業退休職工的獨生子女獎勵費是一次性發放。這個標準是參照本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的30%發放,以青島為例,2020年青島市全市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1231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1671元,按30%計發,就可以領到超過2.4萬元的補助。對養老起到一定的助力。
第二類補貼,就是高齡津貼,目前,幾乎全國所有地區都建立了高齡津貼制度。當然各地發放門檻和補貼標準不一樣,總的來說,就是年齡越大,漲得越多。這體現了國家對高齡老年人的關心。大多數地區滿80周歲就能領取,個別地區像上海市,65周歲以上就有相關待遇。青海陜西等地區70周歲以上就能領取。
第三類補貼,是針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難老年人設立的補貼。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經評估認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困難老年人,有機會領到護理補貼。
這個補貼的發放,各地規定也是不一樣的,像北京市的標準,就是針對不同的評估結果和老年人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00元、400元和600元三個標準的護理補貼。蕪湖市的特困家庭失能老年人補貼標準是:半失能老人護理標準400元/月,失能護理標準600元/月。這類補貼對于生活困難的老年人來說能夠起到助力作用,大家養老會輕松一點。關于這個護理補貼,提醒大家注意一點,就是需要滿足當地的條件,才可以申領。
最后一類補貼是針對一些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的補貼,叫作養老服務補貼。這個補貼的對象就是經濟困難的老年人。養老難度大,因此需要國家助力。以浙江省的最新規定為例,只要是符合條件的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高齡、獨居老年人,都有機會申請補貼,而且浙江省也明確規定,能夠享受到補貼的老人的比例不能低于3%。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規定。具體呀,大家可以到當地的主管部門去咨詢,申辦。總之,能符合條件的話,就別錯過。
雖然老齡化程度加快,各地養老壓力大,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各地不僅僅設立補貼,進行了很多的支持養老服務,尤其是最近,很多地區都出臺了十四五養老規劃,不管是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服務等等,都有了很好的規劃,大家養老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