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車友群里有人討論“發動機下護板究竟有用沒用”,當時剛好手頭忙著別的事情就沒參與。但總覺得應該抽時間做一次科普,把“發動機下護板究竟有用沒用”徹底明白的給說清楚!因為在我看來,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只要從基本原理剖析過之后,就不再是問題。

首先,如今寶馬、奔馳、奧迪的新款車,出廠都有護板,只有老款才沒有。既然原廠有,就說明護板有用!不然人家裝來干啥?——但是護板到底是用來干啥的,真懂的人沒幾個!很多人說“發動機護板能有效抵御汽車發動機磕碰路面異物造成的傷害”!然而這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很多車友認為護板能保護發動機
認為“護板能保護發動機”的車友通常是這樣說的:作為“基建狂魔”,我國道路修建一直就沒停過。開車出門時不時會通過一些施工路段。如果施工路段打掃、修補不及時,路面往往會有磚頭、石塊,或者坑洼。
汽車高速壓過這些東西,搞不好尖銳物就要磕碰到發動機油底殼。要是油底殼撞碎了,那發動機也就完蛋了,只能熄火原地等待救援,修一下老費錢了。——但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
真正能防磕碰的護板
僅限于硬派越野車改裝
因為真正能“正面硬剛”石頭、水泥塊之類“硬貨”的護板,基本都是“裝甲護板”。這一類護板我們可以在“硬派越野車”上見到。比如豐田FJ、五十鈴“母夜叉”、北京BJ40、坦克300等車型。在國外叫做ORV車型,國內錯誤的叫做“硬派SUV”。

這一類ORV用的“裝甲護板”,是3毫米以上厚度的錳鋼板或者6.5毫米以上厚度的鋁合金板(改裝圈子一般用4毫米錳鋼板,或者8.5毫米鋁合金板最常見),是真正能抵抗石頭撞擊油底殼的。所謂“大力出奇跡”,猛堆厚度所以才叫“裝甲護板”啊!
而一般轎車,和城市SUV,壓根就不會去越野。所以他們的護板,壓根就不是為了防護而存在的!(你不可能給轎車、SUV裝上專業“裝甲護板”,對吧?)那么轎車和SUV,特別是如今中高檔車原廠都會有的護板,究竟是用來干啥的?
城市用車護板的真正作用:
引導氣流、阻抗泥水
正確答案:其實是用來“給氣流整流”的。因為沒有護板的話,汽車底盤坑坑洼洼,這里突出一塊,那里凹進去一塊。汽車高速行駛時,氣流吹過底盤的話,阻力就會很大,對風噪和油耗都不利。
所以想辦法用板子,把底盤“弄平坦”,這樣氣流吹過就非常均勻,噪音也小,阻力也小。既有利于高速行駛時節省汽油,還能提升靜音和舒適度,顯然是個好主意!此外,有了護板,雨天時泥水就不會被車輪甩到發動機艙里,甩的到處都是,一打開引擎蓋,賊惡心……有了護板,發動機艙里就會干凈很多,整潔很多。
所以說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都懂了:對于轎車/家用SUV來說,他們需要的護板并非“裝甲護板”。因此對材質的需求也就和“裝甲護板”不同了:家用小車的護板材質其實是軟一些更好!因為石子什么的東西打上去,不會叮叮當當的亂響!軟一些的護板會更安靜!
護板會影響發動機散熱么?
別擔心!了解一下“中通道”
最后我再來解答很多車友的另一個疑問:護板會不會影響發動機散熱。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太容易了!裝了護板之后,發動機水溫表報警沒?出現水溫高的現象沒?——如果沒有,你擔心個啥?

嘿嘿!我來幫你“理順”發動機艙散熱的路徑,你自然就懂了。汽車行駛時,冷空氣進入發動機艙,受熱后就需要排出去。那么熱風從哪里排出去呢?通常有2個途徑:如果汽車沒有安裝下護板,那么熱風就會從四面八方排出去;如果裝了下護板,那么熱風的排放通道就是汽車“中央通道”了。

“中央通道”里面藏有排氣管或者傳動軸(后驅車、四驅車的傳動軸就藏在“中央通道”里)。所以通常汽車的地板中央都會有一條“突起的鼓包”。這條“鼓包”就是“中央通道”。如果我們從車頭往后看,“中央通道”的開口其實是很大的。

新車建議及時安裝護板
老車裝護板意義已經不大
如果汽車裝了下護板,那么發動機艙里的熱風就可以從“中央通道”的巨大開口處排出去。所以部分車友擔心“裝了護板之后,發動機艙里的熱風堵在里面出不去”的擔憂是不存在的。

既然下護板有用,我們是不是該為自己的車配一塊呢?我認為關鍵看你的車齡有多長。如果是新車,那配一塊護板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是老車,發動機艙里本身就已經很臟了,再花錢干啥呢?道理就和底盤防銹裝甲一樣,都是建議新車時就做的,老車再做就沒太大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