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在《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本書《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把不良情緒分成了四類,我根據自己的感受把它們一一列舉了出來。
第一種叫作:過分煩躁
當你工作了一天,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想著白天領導對你的刁難,同事對你的排擠,轉眼又看到孩子把家里弄的亂七八糟,此時你莫名的怒火就上來了,對孩子大喊大叫。
但如果當天你升職了,工作加薪了,得到了領導的表揚,再看到調皮搗蛋的孩子,你就不會發火,你會選擇和孩子一起收拾凌亂的現場。
其實孩子搗亂不是你真正惱火的原因,只是你在那一刻,被不良的情緒包圍了,你完全可以放輕松點,反正你也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情。
第二種叫作:過分生氣
大家都在排隊打疫苗,只有你亂插隊,當志愿者告訴你要自覺排隊時,你很生氣:“你一個志愿者有什么資格命令我?”
這類人肯定是夫妻感情不合,或是工作不順利,或者有中度抑郁癥,他太容易發怒了。
沒有緣由的莫名發脾氣,對別人的所作所為很生氣,其實別人做得也沒有錯,只是他自己的不良情緒無處發泄而已,而當時的別人只是他的發泄對象罷了。
第三種叫作:過分抑郁
干什么事情都沒有精神,甚至因為一點的小挫折就一蹶不振,有一個詞叫做“失意忘形”,就是拒絕一切信息。
“我工作丟了,很難過,你別和 我說話”,“我失戀了,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就是一個廢人”。
這類人放大了自己的痛苦,太看重自己受到的傷害和難過,說難聽點,就是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
第四種叫作:過分內疚
一切事情皆因自己而起,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以后,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悔恨之中。
其實很多情況下你應該能分得清自己的反應是否過分,你因為考試而焦慮,你因為難過而流淚,這都不過分。
但如果你因為考試而焦慮得吃不好,睡不著,就有點過分。你因為難過而表現得要死要活,就真的過分了。
這就是不良情緒的四種類型,煩躁,生氣,抑郁,內疚,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感受,每個人都經歷過。
但如果,所有的感受前面都帶上了“過分”,就成了我們難過傷心的理由,就成了影響我們生活感情的罪魁禍首。
其實不良情緒都是自己給自己制造的心里負擔,是你太在乎的表現。
不良情緒是可以擺脫的,只要對任何情緒都適可而止,而不是任由它肆無忌憚地蔓延,一切不良的情緒都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