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輛汽車其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系統和零件,有制動系統,防抱死制動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還有各種零件離合器三件套,火花塞等等,這些都是來保證車輛在道路上安全行駛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ESP,汽車的ESP是什么意思呢?工作原理是什么?大家跟隨汽車網校一起來看看吧!
ESP是做什么的ESP我們一般稱為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也是防抱死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的進一步擴展,同樣都屬于汽車主動安全系統的一部分。不同的車型有時候稱呼會不一樣,但是其原理都差不多。

ESP主要由傳感器,執行器和電子控制單元三部分組成,其中傳感器包括了輪速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側向加速度傳感器、橫擺角速度傳感器、制動主缸壓力傳感器,執行器一般包括傳統制動系統,液壓調節器,而電子控制單元與發動機管理系統聯動,可對發動機動力輸出進行干預和調整。
ESP的工作原理ESP主要對車輛穩定性進行控制,保證車輛在道路正常行駛。在汽車輪胎即將抱死時,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會采用“機械點剎”的形式在1秒鐘內進行上百次的制動,使駕駛員全力踩下剎車后還可以保持通過方向盤來控制車輛行駛的方向,這一點跟ABS的功能很相似。
ESP與發動機ECU(電子控制單元)是協同工作的,如果驅動輪打滑,發動機ECU會立刻減少節氣門的進氣量,降低發動機轉速從而減少動力輸出,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ECU則對打滑的驅動輪進行制動。這樣便可以減少打滑并保持輪胎與地面抓地力之間最合適的動力輸出。這一原理借鑒了ASR(防滑系統)的部分功能。
當車輛在轉彎時電子穩定系統檢測到轉向不足時,ESP會對內側輪胎施壓,從而獲取制動力,如果是轉向過度則會對外側輪胎施壓,這樣能夠調整車輛過彎的姿態,讓車輛在過彎是時更加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