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問題。此外很多車友都說:大排量發動機+渦輪增壓=錦上添花;小排量發動機+渦輪增壓=打雞血續命,如今的1.5T,甚至1.0T發動機遍地都是,到底相當于多大的自吸發動機?
上世紀八十年代,本田1.5T發動機最大馬力1050匹,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F1賽場。為此國際汽聯針對性地修改游戲規則:參賽車輛最大馬力不得超過750匹。若單純比馬力,你說它相當于自吸的多大排量?
一般民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功率曲線跟自吸不一樣,按目前主流水平1.0T三缸發動機=1.6L自吸發動機,1.5T發動機=2.2L發動機,由于特性不一樣渦輪前期就可以靠大扭矩爆發出不錯的功率,自吸達到相同功率就得上四五千轉,按照國內大部分人的習慣還是渦輪更合適。
我現在開的是一輛2.0T的車,261馬力350牛米,最大扭矩區間2000-5000轉,同時家里也有臺2.7 V6的自吸車型。簡單說下區別,2.0T發動機動力很不錯,提速快,哪怕是在120時猛踩油門也能有不錯的加速感,但缺點在于開著不舒服。就是說在市里低速起步肉,油門踩多了又竄,猛加油時有動力延遲,俗稱動力不跟腳。自吸沒有以上問題,就是一個缺點,有點肉,2.7自吸動力比起2.0T發動機真的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渦輪發動機有渦輪遲滯,動力輸出不線性。但是由于排量稅的存在,導致廠家鉆漏洞推小排量渦輪機避稅。渦輪機低轉速動力差,高轉速渦輪泄壓保護發動機。加壓后的空氣溫度高,充氣效率低、含氧量低,不得不加中冷,就算過了中冷,進氣溫度仍然高于自吸十多攝氏度。
自吸的爆發力在后段,渦輪在前段,但是渦輪一到中后段就沒力了,但是自吸卻是越來越有力。渦輪增壓和自吸,就是一個前勁大,一個后勁大,上了高速就知道了,稍微排量大點的車,高速180的時候自吸車還會竄一下,增壓的車可能已經極限了。當然如果渦輪起步時就開始介入或者不需要時能關閉,等這技術到達了,自吸發動機就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
渦輪發動機是應對政策的產物,是排量無法提升的妥協之物,自吸是最環保,最高效,最可靠的發動機,沒有之一!其實渦輪就是排量乘以1.4,渦輪爆發力強,但延遲也不可忽略,自吸雖然沒有爆發力,但是常用區間還是很順滑的。您怎么看呢?歡迎回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