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性能取決于性能最低的硬件,這也是電腦性能一直遵循的水桶定律。很長一段時間,困擾電腦運行速度的短板都是硬盤。

在已過去的10幾年里,機械硬盤統領著存儲市場,用戶在選擇硬盤時看的主要參數都是容量,機械硬盤不同品牌型號的性能都差不多,讀寫速度100MB/s左右已經成為極限的標準。

直到固態硬盤的出現,才顛覆了之前的固有模式,沒有機械硬盤固有的盤片,磁頭、機械臂等概念,尋址時間更快,數據讀寫的速度達到了機械硬盤的幾倍,但是初期的性價比沒有機械硬盤高。在一段時間內流行機械硬盤加固態硬盤的組合,系統和常用軟件安裝到固態硬盤中,而數據類的文件繼續用機械硬盤保存,在速度和容量間做了一個均衡。

而影響固態硬盤性能的主要參數是:主控芯片、NAND閃存介質、固件和接口類型。最新的PCIe 接口的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5000MB/S以上。從而導致現在影響電腦性能的最短板不再是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