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靜
鏈接:http://tinyurl.com/srqwkjm
雖然我還很年輕,自認有資格一答。
說真的,我早就想和那些說“程序員職業生涯很短”的大人物PK了。還有那些說“35歲還在堆代碼的是loser”+“年過35歲還沒做到管理層是loser”的牛人,你們說這番話的時候帶腦子了嗎?
理論上,一個“程序員大神”的養成至少需要十年(老天爺演賞飯吃的那種人不在我說的范圍內)。
我們現在以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舉例(各種學歷):
22-25歲大學畢業,這個時候有的也只是基礎。
25-30歲之間是成長期,這個時期,主要完成的是技能的學習,各種溝通,學會團隊協作。
28-30歲完成方向的選擇。
30–35之間,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有了自己的社會資源,有了一些原始積累,有了自己的技術圈人脈,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用自己的認知去理解行業,有自己帶項目,帶團隊,架構設計,人員管理的一整套方法論。
我是說,35 歲的時候,是一個程序員最好的時光,你和人家說,親,你的職場生涯結束了?
那,好的,如部分人所說,程序員干到35歲就干不動了”,請問,你的“干不動”指的是什么?
看了很多言論,我來推導整理一下:
1:老板不要35歲的程序員!
2:公司盯著你的身份證看,時間一到,立刻請你走人了?
3:你人到35歲,自己首先看不起堆代碼這個工作。
4:35歲的時候,身體條件不支持程序員這份工作。
5:35歲的時候。一廂情愿地認為:做為一個程序員。已經沒有了任何的上升空間。
這都是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
我的建議是:
一:做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哥哥,和行業一起進步,具備全局觀,具有縝密的邏輯,不人云亦云,這是入門要求,對吧。程序員職業規劃是一種IT行業發展本質方法論,行業的發展才決定著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及路徑,沒錯吧,那,大環境原本就不可預測,你為什么要貼上年紀的標簽?
二:做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哥哥,要做好職業規劃。你打算選擇發展到什么樣的技術相關職位?項目經理?架構師?全棧工程師?CTO?
年紀大了以后有沒有轉管理的計劃?喜歡什么樣的技術團隊?你要問的是你的“心”,而不是市場。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你的公司洗腦。
三:程序員是一件辛苦活,這個行業就是這樣,程序員今天學的東西明天就沒用了。程序員每一次的放下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程序員的學習比較苦逼。任何技能的學習,絕對不是模仿XXX,也不是原有固定知識的累積。一輩子學習是肯定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會越來越簡單。這個簡單指的是:
1:到了一定階段,有了一定內功,“新技術”出現,你會發現,那些都是一通百通的。
2:這個行業,會讓堆代碼這個事情,越來越簡單。
四:如果你不想在35歲的時候繼續堆代碼,我建議你在28-30歲之前趕緊轉行或者轉型。一個人要在28-30歲要完成方向的選擇。
五:35 歲的確是個職場檻,對于程序員更是,但這個檻,更多的指的是你自己的心態。不要糾結“35歲了,怎么還沒成為大牛”,這和一個高考生糾結“我為什么沒有考上清北”是一樣的。
六:也就是本文重點部分,如何做“才能破解程序員不能過35歲這個魔咒”。
首先,把堆代碼當成愛好吧,若你愛一件事情,發自內心,難以遮掩。自然而然以她為重。這是種本能,不費吹灰之力。
其次,年紀大了容易保守,偏執狂,一根經,偏激,看不起人際關系,我說,哥哥,不要和錢過意不去,也不要和自己過意不去。這個圈子,上升最快的,永遠不是寫代碼寫得好的,而是既懂技術又懂業務還會做人的程序員哥哥。
再次,如果你經過了22-35歲這10年+的努力和訓練,后面都是你享受成果的時候。誰和你說“35歲的程序員,過期了”,打死它,退一萬步來說,35歲的時候,你不想干了,在這以后,無論你以后從事什么,你的編程的經歷,對你的塑造都是極其寶貴的。因為你的耐心,你的邏輯,你的注意力,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這就是為什么技術出身的人創業容易成功的原因。
最后想說的是:
1: 咱程序員首先不要有“螺絲釘精神”,其次不要把自己當做“大國工匠”還洋洋得意(這個梗你懂得),最重要的是,程序員即便是掌握再多的技能,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更加先進的框架取代掉。我們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2:要“靈活運用”在編程過程中培養的“邏輯思維”,要比產品經理更熟悉業務的每一個細節,要知道如何將“業務里的每一個細節”映射到你的代碼中,“思維的訓練”對你以后從事任何工作都是加分的。當你在編程中體驗到“細微事情處理”讓自己的思維更加細致,你就能領悟到其他常人不能看到的東西,當然了,這種思維也會造成很多程序員鉆牛角尖。注意保持好平衡。
3:要學會看自己所在公司的發展與行業的發展,如果公司已經處于下坡路,方向也不對,老板還不知道轉型,也沒有能力轉型。一天到晚只知道一味強調執行力,以為靠這個就可以改變公司的命運,公司發展不好老板就抱怨員工奉獻不夠能力不行,趕緊把你的老板給炒了。